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新疆新闻 >

“朱老师 我想请教蔬菜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19-06-07 13:40来源: 网络整理

    寿光朱振华自办“蔬菜热线”,退休20年接了15万个咨询电话

    寿光有一位“朱老师”,“粉丝”遍布全国各地。只要有人咨询蔬菜种植方面的技术,他总是耐心回答。5月29日,记者采访得知,朱老师名叫朱振华,今年已是84岁。退休20年来,他的手机成了“菜农热线”,已用坏了6部,接听量超15万人次,他也因此收获了一批农民“粉丝”。他还手写450万字,将自己的农业技术整理成书籍,自学农业信息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来者不拒耐心解答

    “是寿光的朱老师吗?我想向您请教蔬菜种植技术……”电话那头传来诚恳的询问声,是平度的一位菜农,几经周折才找到朱振华,并说出了心中疑问。

    听到这里,朱振华和往常一样,拿出本子将对方的疑问一一记录下来。可他发现,平度这位菜农问得比较多,几乎涵盖了蔬菜生产的每个环节。“对方是一对夫妇,现正在研究种植蔬菜,我在电话里进行了答复。”朱振华说,后来两人还来到寿光,在他的带领下,买到了优良的蔬菜种子。

    在各地菜农心里,今年84岁的朱振华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不管什么时候打电话给他,只要是关于蔬菜种植方面的,他都会认真回答,直至问题解决。久而久之,他身边有了一大批农民“粉丝”。

    记者采访得知,学农学专业的朱振华最初在寿光市农业局农技站工作。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生活,可他没有停下来,义务为全国各地的农民提供蔬菜、粮棉等技术咨询服务。

    因为时差的缘故,晚上10时多,朱振华还接到过来自新疆菜农的电话。有一次晚上他已经睡觉了,听说是新疆一位菜农,咨询的问题是蔬菜得的一种病,心里比较着急,所以来咨询。对于他的答复,这位菜农起初还有些质疑,大约一周后,这位新疆菜农又打来电话报喜,说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接听人数超15万人次,用坏了六部手机

    2007年,朱振华在报纸上公开了自己的电话,家里的座机便成了蔬菜生产技术咨询的热线电话,大家都称为“菜农热线”。当时,他到田间地头做技术指导的时间多了起来,座机又不能拖着电话线,他就把座机电话连上了小灵通,这样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都可以接到,防止漏接。

    无论是吃饭、午休,还是晚上,朱振华的电话随时随地会响起,家人有些担心,毕竟他年事已高。但朱振华自己乐此不疲,在他心里,菜农的事都是大事。多年来,他累计义务电话解答各类农技问题11万余次,接听人数约15万人次,手机用坏了6部,经常是一个电话那头有三四人一起咨询。

    朱振华虽然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他说自己退休前是搞农业技术的,退休后依然要用技术帮助菜农脱贫。“以前寿光农民比较穷,就是靠技术富了起来。只要我活着,这个电话就得接!”朱振华说。

    这些年来,只要有时间,朱振华就会到田里为农民解答疑惑,在寿光授课近500场次,听课人数达10万人次,也曾应邀到宁夏、陕西、河南等省区和山东各地授课。

    自费10万元,为受灾菜农送去技术指导

    在菜农心里,朱振华是出了名的“拗脾气”,但拗得有道理。有一年,寿光北部下了冰雹,面对被砸坏的棉花,所有人都垂头丧气。经过几天调研,朱振华站在地头对农户们说不要割棉杆,只要按照他的方法就能救活受灾棉花,而且肯定能亩产400斤籽棉。但有些人不听劝拔了棉花,补种了玉米。大部分人按照朱振华的方法,深耠地、撒尿素、治蚜虫,最后当年棉花果然丰收,亩产500多斤,而且卖了个好价钱。

    朱振华对待菜农提出的技术问题,总是执着认真,在一些农业技术上,会坚持己见。曾有菜农拿着几株病辣椒来向他求教,他一眼看出这些辣椒已“病入膏肓”,需要尽早拔除,降低损失。而坐在一旁的农药店主向他递眼色,示意趁机向菜农卖药,他不为所动,坚持不让菜农花冤枉钱。

    朱振华是个闲不住的人,2018年8月,寿光遭受水灾,他马不停蹄设计了新型大棚,土地利用率更高、防灾效果更好。为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他自掏腰包10万元买了3000本自己写的《棚室建造及保护地蔬菜生产实用技术》,送入灾区,辅导种植。

    手写450多万字著作,让女儿帮忙输入电脑

    年轻时,朱振华从原山东省农校毕业后分配到棉花研究所,后回到寿光老家,一头扎进庄稼地。蹬着一辆自行车,他跑了七八百个村,亲自包肥、下种,研究油菜、棉花生产,不卖药、不收费,倾囊相授,农民对他格外亲。直到现在,他每次实地指导,一入村,村民们便“呼啦”将他围起来,亲切地问候。

    随着寿光冬暖式大棚的发展,朱振华就做起了学生,先后参加了4个与蔬菜有关的函授学习班,对蔬菜病虫害防治进行系统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他就进棚到田间学,向农民学。他说,如果不再学习综合农业学科技术知识,就干不好今天的农业咨询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