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全部下达
发布时间:2019-06-05 03:05来源: 网络整理同心协力投入 攻坚深度贫困
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全部下达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就得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如今深度贫困地区有多困难?这些地区脱贫攻坚成效如何?
记者调查发现,在每一个脱贫攻坚的阵地上,每一条致富路的背后,都离不开多方的同心协力——政府加力,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企业助力,订单农业带动群众致富;个人努力,贫困户提高自身劳动技能实现持续增收。
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2018年同口径增加200亿元,增长18.85%,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正在冲刺。
近日,财政部拨付中央专项扶贫资金351.17亿元,加上2018年10月提前下达的909.78亿元,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全部下达,共计1260.95亿元。
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2018年同口径增加200亿元,增长18.85%。增量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支持“三区三州”的同时,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
深度贫困地区有多困难?这些地区脱贫攻坚成效如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力?近日记者赴云南进行了调查采访。
政府加力: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新修好的盘山路上,越野车在蛇行。车辆翻一座山,需要从山脚盘到山腰,再从山腰转到另一座山的山脚。都说“山路十八弯”,这一路起起伏伏,绕的弯都超过80个了,车终于开进了大山深处的丽江市永胜县松坪乡下啦嘛村。
云南大山深处的山村,颠覆了人们对“村子”的传统概念。在下啦嘛村,光开车就走了两个多小时,全村373户村民分布在高、中、低三个海拔带,最高处的海拔接近3000米。村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69户949人,多年来的深度贫困,一直压得下啦嘛村喘不过气来。
在永胜县看牦牛村村民小组,记者并没有看到牦牛,却看到了新翻建的木楞房和种植大棚。
这个村民小组共有117户375人,均为纳西族,居住在海拔2750—2950米的高山上。这里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井干式木楞房117所,2012年被列为丽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在山上住惯了的村民不愿搬,传统村落也需要留守。对于这个深度贫困的乡村来说,就地脱贫的路在哪里?在财政部的结对帮扶下,强产业促脱贫的思路逐渐明晰。
“看牦牛村村民小组海拔高、气温低,特别适合种植反季羊肚菌。”松坪乡党委书记谭建美说,自然生长的羊肚菌,采摘季节是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4月。而人工种植的反季羊肚菌,正好是6—10月上市,填补了市场的空缺。
现在,村里拿出30亩地做种植大棚,棚里面放了许多的菌棒,有不少已经长出了菌丝。“如果这个成功了,一亩地就可以收入上万元,我们还将扩大种植。”谭建美说。
除了种植经济作物,下啦嘛村还成立了永胜超源种养殖业合作社,投资200万元新建养殖场,养殖肉牛84头。养殖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分红将覆盖到全村所有贫困户。
谭建美介绍,2018年底,全村有外出务工人员2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0人,年平均务工收入为4500元/人。通过转移劳动力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72万元。“松坪乡还为贫困户设立了公益岗位,包括生态护林员和保洁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企业助力:订单农业带动群众致富
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之后,如何让贫困群众“发家致富”,则是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每一条致富路的背后,几乎都能看到企业的身影。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曾是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全县5.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缺少技术而致贫的。县委书记罗景华介绍,为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合力,景谷县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给予每户建档立卡户50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每户建档立卡户可申请5万元以内的财政贴息金融贷款。全县共有19家龙头企业、257家专业合作社、43家电商组织参与产业扶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今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已正式下文,批准景谷退出贫困县。
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是景谷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这家企业把原料林基地作为“第一车间”,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与农户合作发展种植。从速生林种植到加工造纸,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农户在获得种植收益的同时,还可以来企业打工再拿一份工资。在高效林业和订单林业带动下,全县3571户贫困户共计1.28万人,实现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