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疆美图 >

新疆:塔城老风口的美丽嬗变

发布时间:2019-07-21 10:53来源: 网络整理

  7月的新疆塔城地区老风口,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白天深呼吸,晚上数星星。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悄然成为塔城地区的一张绿色名片!”这是塔城地区老风口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护林员祁卫民的切身感受。

  老风口地处塔城地区托里、额敏两县交界处,是世界著名的风区之一,过去常常刮起10级左右的大风,夏季飞沙走石,冬季大风卷着积雪向来往车辆“横冲直撞”,人员、牲畜伤亡情况时有发生。

  20多年来,一代代塔城人矢志不渝、无私奉献,在风口植树,在荒漠上造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昔日的老风口,如今成了当地百姓的‘幸福口’!”7月11日上午,塔城地区老风口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邵仰文说。

  植树造林 阻击风沙

  在老风口生态林区,来自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族乡赤汉格尔村的村民金光玉承包了2000亩林地、800亩耕地。“我在这里承包林地的目的就是以地护林,让成活的树不死!”金光玉说,“我种植的800亩玉米,加上补助的钱,一年也有七八万元收入。”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金光玉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0多年前刚来老风口时的场景:“夏天还好一点,春秋季节这里的风沙大得很,有时候一刮起来,把车的油漆都给打掉了,冬天风吹雪时,你甚至看不到前面一两米远的路面。”

  为改善老风口的生态环境,从1993年起,国家和自治区批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工程立项,开始种植沙枣树、榆树、杨树等生态林。在自治区计委、财政、林业、交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塔城地委、行署组织塔额盆地各族群众与风沙进行搏斗,全地区共出动义务工53.3余万人次。经过20多年的治理,老风口区域生态建设面积达12.6万亩,生态治理效果显现。在老风口的必经之路、省道221线两旁,已形成28公里长、3公里宽的防护林带。

  目前,“乔灌草相结合,片带网一体化”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在老风口已然成型。昔日狂风如猛兽的老风口,近年来再也没有发生因暴风雪造成的伤亡事故。

  在老风口生态林区,省道221线两旁的林带里树木繁茂,长势喜人。

  风小了、树多了,环境改善了。近几年来,处在老风口的托里县多拉特乡冬古列克村,迁走10多年的上百户村民又搬了回来,按照生态林、经济林和农作物间作模式,重新在老风口扎根、生活。

  绿色银行 惠民利农

  7月10日,走在额敏县康景农业专业合作社景观树种植区,满眼的绿色让人心醉。

  “你们看,这千亩林地既是一处天然氧吧,又像‘绿色银行’,每年能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看着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景观树,合作社负责人陈强感到很欣慰。

  看着这满眼的绿色,谁又能想到地处老风口的这里曾是一片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10多年来,额敏县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在这里进行了多期生态林工程建设,植树面积达5万亩。“陈强在这里承包了1100余亩生态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让这里变成了一道生态屏障。”额敏县林业和草原局造林股股长李云波说。

  陈强是额敏县玛热勒苏镇克孜勒阿更村村民,2002年,他拿出家中所有积蓄,承包生态林地,开始播绿。

  陈强全家齐上阵,修路拉电、开荒修田、挖坑捡石、土壤改良、围栏护地……克服了风区多变的恶劣气候,陆续种上了11万棵榆树,成活率达98%以上。

  经过10多年的呵护,在陈强栽种的1100余亩林地,现如今能时不时看到野兔、野鸡、黑颈鹤、斑头雁等野生动物出没。

  2014年,陈强成立了额敏县康景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老风口生态林带空闲地铺设了滴灌带,栽种了苹果、桃树等林果和大小叶白蜡、红叶海棠、夏橡等景观树,并在树下套种苜蓿、果菜,养殖鸡鸭鹅。2015年春天,陈强从内地“取经”回来后,对1/3的树木进行了多种嫁接。如今,该合作社已种植12万余棵景观树,涉及26个珍贵树种,建设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景观树种培育、供应基地。

  “去年,销往伊犁、克拉玛依、昌吉等地的1000多棵景观树,每棵卖到了800元—1100元,实现了播绿和增收的双赢。”谈起景观树的销售情况,陈强笑得合不拢嘴。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村里已有贾修报、吴立新、范遵同等6家林业户栽上陈强免费提供的2万多棵景观树苗,享受到免费技术服务和产品联销,发展种植面积500多亩,6家林业户都实现了增收致富。”克孜勒阿更村村委会主任彭景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