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生地产陈弘倪的考验:高增长持续性存疑 融资收
发布时间:2019-07-17 02:22来源: 网络整理中国网财经7月16日讯(记者 刘小菲)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只有努力奔跑才能保证位置,而千亿规模则是一道重要的门槛。
从浙江诸暨起家的祥生地产,自2014年将总部迁至杭州,销售规模可谓是“一路高歌”。克尔瑞研究发布的排行榜显示,2018年祥生地产的销售金额为1029.2亿元,在中国房地产企业中位列第28名。值得一提的是,销售规模从百亿到突破千亿,祥生地产仅用了3年时间,而这段路程,万科和保利走了5年,绿地走了8年。
进入千亿俱乐部后,祥生地产进行了人事调整。2019年3月,陈弘倪接替赵红卫成为祥生地产集团总裁,陈弘倪是祥生实业集团创始人陈国祥的儿子。那么,陈弘倪将会带领祥生地产走向何方?
高周转助力,3年完成千亿征程
公开资料显示,祥生地产于1995年在浙江诸暨成立,次年承担了诸暨金鸡坞村动迁的部分改造任务,由此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2014年,祥生地产将总部迁至杭州,当年销售规模仅为90亿元。
随后,祥生地产销售开始提速,2015-2018年销售金额分别为109亿元、325亿元、620亿元和1029亿元。2019年上半年,祥生地产向中国网财经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销售金额为550.6亿元。
谈及这家从小县城诸暨狂奔出来的地产黑马快速崛起的秘诀,一位房地产行业评论员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得益于对三四线城市的深耕和高周转模式。”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底,祥生地产在售的60个项目中,除4个位于杭州外,其余56个均位于三四线城市;2018年初,祥生地产前副总裁俞国勤曾公开表示,公司项目80%布局在三四线城市。
上述评论员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楼市之所以迎来高光时刻,主要与以棚改货币化安置为主的去库存政策密切相关。随着棚改窗口期到来,其对楼市的支撑力度及作用可能都会进一步弱化,相应的风险可能会越来越多,祥生的销售规模能否维持翻倍增长存疑。”
不过,祥生地产提供给记者的资料则认为,公司目前的业务布局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结构,“祥生只是看上去布局都在三四线城市,但事实上,杭州和上海的库存事实上占比达到52%”。2019年祥生地产确定了“1+1+X”战略,即浙江+泛长三角+重点潜力城市布局。资料显示,目前祥生地产已经布局了50多个城市,现在同时在操盘的项目超150个;不含小镇,公司土地储备已经超过了1万亩。
在周转速度上,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2016年祥生地产曾提出“36781”的快周转策略,即3个月内动工、6个月开盘、开盘销售去化70%、一个月后去化达80%、1年现金流归正;到了2017年,祥生地产进一步提高周转速度,提出了“25710”的策略,即2个月内动工、5个月内开盘、开盘当日销售去化70%、10个月内现金流归正。以杭州钱塘新语项目为例,祥生地产从拿地到首次开盘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湖州悦山湖项目从拿地到开盘也仅用了5个月。
四全创新,多次强调“不是小碧桂园”
不管是三四线城市布局,还是高速周转,祥生地产与碧桂园的策略可谓是大同小异。所以,很多人将祥生地产称之为“小碧桂园”。
不过,祥生地产内部人士在与中国网财经记者的交流中,多次强调“祥生不是小碧桂园”。
该人士指出,祥生地产采用的是“根据地打法”,即每一个进驻的三四线城市,就像是一个“根据地”。祥生地产要做的不仅是深耕,而是要真正的把根据地做热、做深、做透、做大做强。祥生地产对于深耕根据地的划定,并不是按照所在城市有几个项目,或者这些项目卖了多少钱来衡量的,而是根据“市场占有率”这一指标来判定。具体来看:如果祥生在其布局或新进入的城市中,市场占有率达到20%,这个叫城市就叫“做熟”;达到30%,叫“做深”;如果做到40%甚至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叫“做透”。
其还强调,祥生地产在所进入的城市,采取了“四全创新法”:全类产品、全域覆盖、全龄客户和全位服务。
上述房地产评论员表示,对于祥生地产来说,其与碧桂园的最大差异可能是在抗风险能力方面。“毕竟碧桂园销售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即便有一天发生窗口期判断失误,如此大的体量是有能力去熨平区域市场波动的;其次,目前房企融资进一步收紧,像碧桂园这种规模房企的融资优势更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祥生曾紧随碧桂园步伐,开发了南浔国际田园文旅小镇、诸暨云溪九里康养小镇、诸暨十里坪颐养小镇、太湖发现岛主题公园、滁州影视城等30多个特色小镇,全面实现祥生小镇的全国布局。不过,祥生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问题频出。诸暨在线曾于去年3月的报道中提到,祥生地产建设“春风十里小镇”,由于游客超负荷,堵车、占道经营的现象十分严重,还有不少人乱丢垃圾,这对在建项目也造成了伤害,致使一些项目多日停滞建设。
融资收紧,媒体称祥生采用隐秘模式“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