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考试 >

2020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31省区市“心理

发布时间:2020-02-16 19:23来源: 网络整理

导语:吉林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31省区市“心理防疫”上线。

“我今天有些发热,会不会是被感染了?”

“我也是被人传染的,为什么要指责我?”

……

疫情突发,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患者及其家属,以及隔离在家的普通民众,都难免产生心理困惑和不适。如何缓解因疫情而带来的心理创伤?如何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心理防疫成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记者梳理发现,从1月下旬起,除向救治一线派驻专业心理医师外,全国多地也纷纷上线应对疫情心理援助服务,通过现场心理疏导、心理援助热线、网络辅导、线上讲座等形式,共同守护心理健康。

31省市开通热线,戴好“心理口罩”解民忧

每天清晨和入睡前,常晓丽都会做十个腹式呼吸,让沉淀了一天的负面情绪吐纳出去。

1月29日起,武汉市东西湖区妇联就联合两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通了12条“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和微信互动平台,一名心理咨询师对口一个街道,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常晓丽就是12名心理咨询师之一,守在心理热线的另一端,倾听吴家山街居民们的烦恼、痛苦,有时候她也会跟着电话那头叹息、流泪,直到对方情绪平静下来。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要求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组建心理援助热线队伍,充分发挥现有心理援助热线和多种线上通讯手段的作用,提供在线心理支持、心理援助服务。

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开通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结合当地公众需求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江苏省13个设区市建立心理援助热线队伍,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心语”心理热线工作时间从2月5日起调整为全天24小时接听市民来电;四川省2月6日开通应对疫情心理援助专用热线“96111”,为公众提供及时心理援助;浙江省已公布11个设区市的应对疫情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甘肃省上线“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线咨询问诊平台”;江西省开通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0791-88330120;福建省设立省市两级疫情心理援助专线,开通2个坐席,为全省公众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

“感谢老师传授的减压办法,我昨晚总算睡了个好觉!”开通不到3天,作为国内心理咨询师在线人数最多的心理热线之一,山东青岛瑞阳心语“心理抗疫”服务热线已为武汉方向提供了心理咨询和互动6800余人次。

无数的心理援助在一次次通话中,用温暖抚慰民心。据了解,当前全国31省区市均已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大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关照重点人群,助力战“疫”一线添信心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我的假期提前结束了。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十分清楚这次的任务与自己以往参加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是在高度危险情况下和医学领域的新病魔搏击、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

1月26日,写下这篇“战疫”日记的,是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境障碍诊疗专家、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俊。这一天,他作为首批派驻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精神科医生,走进了上海版“小汤山”的隔离病房,为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援助。

为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并保障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上海率先全国行动起来,在组建支援定点医院及驰援武汉一线的专家团队初期便加入了精神科医生。

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第一级为确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等;第二级为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第三级为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家属、朋友、志愿者等;第四级为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

记者注意到,各地心理援助服务主要围绕患者及医护人员展开,即第一级和第二级人群,兼顾普通大众等第三级第四级人群。

“我会不会死,这个病没有药治疗?”对于已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而言,除了躯体方面的痛苦之外,还容易伴随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

据陈俊医生介绍,患者中有的担心治不好,有的因为焦虑而烦躁,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抑郁、反应呆滞。“在这个特殊时刻,出现情绪紧张和焦虑都是正常反应,经过对症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改善效果普遍良好。”

疫情来势凶猛,患者之外,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务人员同样是被心理援助关照的重点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