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金融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19-12-17 18:05来源: 网络整理近年来,对于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中央政治局也组织了集体学习,学习的主题是“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会上,对于不同形态的金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6点要求,市场各方高度关注。这是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就金融话题进行集体学习。上一次是在2017年4月,当时的主题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对于金融的重要性,中央的各种表述俯拾皆是:十九大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列三大攻坚战之首;2018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中,“稳金融”的排序仅次于“稳就业”;2019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也是主要内容。甚至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通报中也出现了“金融反腐”。
理解中央对金融工作的思路:会议通稿中的一个关键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模拟试题】
近年来,对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于如何做好金融供给侧改革,你有什么想法?
【中公解析】
一、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缘由
由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看“金融供给侧改革”:我们知道,在“三期叠加”因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作用下,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这是内部因素。而当外部环境同时出现变化、面临复杂冲击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更显必要——目标:“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即防风险仍然是金融的“根本性任务”,但经济不能失速。防风险的基础,是实体经济健康,政策要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如果经济增长脱离了“合理区间”、失速了,深入存量做静态调整的难度和压力就更大(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关系)。经济不失速需要金融支持。二者是“肌体”和“血脉”的关系。血脉不畅,肌体不会健康;肌体如果长期不健康,血脉运行也不会畅快。二者共荣共生。
其实,对于过去金融存在的问题,其实可以用几个方面来概括:一是系统内部有问题,无论是监管不完善还是腐败;二是“脱实向虚”,有效供给不足,向实体经济输血不足。一边有钱,一边需要钱,但血液没有输向真正需要钱的地方,最终表现在其他资产价格上。但这种问题是不是仅仅因为金融导致的?也不全是。企业效益不好,出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就更加不敢也不想放贷,这是很显而易见的逻辑。所以,要解决金融问题、或者说解决当下经济中的金融问题,不能光看金融本身。必须跳出部门利益,从更高的层面通盘考虑。
所谓通盘考虑,就是要放在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盘子中去看金融。 “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概括就是一句话:金融机构要守土有责。金融有很多形态、很多类别,覆盖的服务群体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各自有特点和规律,不能混为一谈,防范应对风险和管理手段也不尽相同。比如银行机构,应该秉持稳健经营的理念,和股票、保险的特点就不一样。这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提出的“6个要”,就是针对不同的金融业态说的:
1、金融体系结构要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包括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
2、银行体系要“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并且要“端正发展理念”,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
3、资本市场要“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完善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出口两道关。
4、对于“高质量发展”涵盖的内容,要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包括风投、银行、债券、股票等。
5、金融发展要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
6、明确点到要按照市场规律精准支持的:“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重点支持”。哪些民营企业属于这一行列?需要金融机构准确识别出来。
二、如何做好金融供给侧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关键时期,认清金融的本质,正本清源,金融行业方可健康发展。
最近首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关键词是“金融供给侧制度性改革”,给不同金融业态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中,对资本市场的要求和定位就是,要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