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火爆,倒逼师德考核“严进严出”
发布时间:2019-11-03 15:12来源: 网络整理11月2日,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开考。教育部数据显示,本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人数达590万人,考试科次1237万科次,比上半年考生人数增加一倍多,加上上半年考生人数290万,全年考试人数近900万人。(11月2日《新京报》)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教师职业吸引力稳步增强,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数量不断增加。教育部数据显示,本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人数达590万人,加上上半年考生人数290万,全年考试人数近900万人。可见,作为“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比公务员国考更火爆;这固然彰显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感召力,但越是这样,越要从教师入职源头和执业过程中严格师德要求。
众所周知,师德是教师的从教之基、素质之魂。师德在国外一般被称之为职业伦理,包括教师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教育意识、职业态度、工作责任感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师德的好坏与教学业务水平的高低并非是直接对应的关系,但却对学生价值取向、甚至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造成必然影响。基于此,我国实行中小学教师5年“注册制”,定期进行师德考核,打破教师“终身制”,失德教师将受到惩戒。这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教师在上岗前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认证,教师资格获得后终身有效,这也使教师职业被等同于“铁饭碗”。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行教师管理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入口把关不严、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等问题。特别是,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违反教育规律、增加课业负担等不良现象非常普遍,虐童、性侵等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因此,建立重师德、重业绩的考核机制,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办好教育的重要环节。
换言之,教师资格考试火爆,倒逼师德考核“严进严出”。不“破”则不“立”。只有让教师资格“破终身”,教师师德才能“立终身”。这就要求,应首先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严格执行5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师德、业务考核以及教学工作量考核;同时,师德应作为首要条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是,应严格执行“一票否决”,不给失德教师预留“下不为例”等操作空间,通过正常的退出机制,将不良教师及时清理出教师队伍。
然而,师德要考核更要培养。师德考核应与师德建设有机给合起来,师德考核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师德建设,考核仅是一种手段,并非是目的。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师德的过程建设上,做好长远规划和制度安排。比如,建立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师德规范,划分师德规范的层次;建立教师个人的师德档案,注重平时对教学、教研活动的督查;积极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不利因素给教师布下“道德陷阱”。总之,师德建设不单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学校、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