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考试 >

时政热点: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

发布时间:2019-10-29 16:05来源: 网络整理

云南三支一扶12群776857880

温馨提示:考生通过加QQ群、关注微信公众号“ynoffcn”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导语】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中,时政热点在选择题中和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因而云南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每日发布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备考2020云南三支一扶考试的考生们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作者: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李素霞、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艳玲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南,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十四个坚持”中的重要一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纲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人依靠自然生活,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回馈人类,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理应保持和谐与平衡。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社会中,人类依附于自然,靠天吃饭,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均十分有限,谈不上对自然的严重破坏,即使有破坏,自然基本上也能实现自我修复。但工业文明产生以后,以机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一度以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者面目出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生态危机和灾难。对此,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由此可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

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曾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人为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摒弃机械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深刻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纲要》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务必要摒弃错误的传统观念,破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树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兼得的新观念。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还应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饭碗”,其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科学思维方法,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探寻发展和治理之道。自然生态系统的内部要素——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也是生命共同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内部的互依关系、互补关系和共生关系,而且要关注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走出生态困境,建设美丽中国。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