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考试 >

震惊 程维再战江湖,滴滴左右开弓

发布时间:2020-03-29 11:15来源: 未知

  主要信息如下:3月16日,滴滴上线跑腿业务。3月24日,滴滴定下新的目标,日单数超一亿,国内出行领域渗透率超8%。表面上看,这两者似乎并无关系。事实上,这秉承了滴滴一贯的策略:既想在出行领域做深,延伸各种出行方式及汽车后市场服务;又想做宽,无论是过去的外卖,还是如今的跑腿业务都可以算作是做宽的尝试。

  3月16日,滴滴上线跑腿业务。3月24日,滴滴定下新的目标,日单数超一亿,国内出行领域渗透率超8%。

  表面上看,这两者似乎并无关系。事实上,这秉承了滴滴一贯的策略:既想在出行领域做深,延伸各种出行方式及汽车后市场服务;又想做宽,无论是过去的外卖,还是如今的跑腿业务都可以算作是做宽的尝试。

  关于互联巨头第二梯队TMD(头条、美团、滴滴)的一个经典问题,有记者采访沈南鹏问到,TMD三家谁后劲更足?他的回答是:“这取决于你看3年后、5年后,还是10年后。”

  沈南鹏的回答似乎谁都不得罪,但从渗透率或许可见一斑。据相关数据表明,2018年2月,抖音的市场渗透率就接近15%;2019年第三季度,外卖产业的渗透率提升至15.9%;而作为智能出行领域的领头羊,滴滴的渗透率最高也不过3%。

  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也没有人可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滴滴来说,眼下较低的渗透率意味着无限可能,边界到底有多宽,业务到底会有多广,取决于滴滴自己。

  不止PK美团

  滴滴和美团,又开始了新一轮PK。

  3月16日,滴滴官宣,即日起,该公司在郑州、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这是继滴滴试水外卖业务后,再次拓展本地生活服务领域。

  这是滴滴和美团的第四次较量,而前三次分别是打车、外卖和共享单车业务。

  竞争最热闹的要属打车和外卖。现在的结果来看,当时的较量更像是打探一下对方虚实。美团上市后,面对股东的压力,及时收缩战线,直到去年5月才通过“聚合模式”在15个城市试点。

  而滴滴在遭遇了顺风车的“黑天鹅”事件后,按下了扩张的暂停键,合规、收缩成为其关键词。具体到外卖业务,据一位接近滴滴高层的人士介绍,滴滴外卖现在的重点依然是墨西哥。 业务虽然熄火,但据一位接近滴滴高层的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程维和王兴现在定期会谈,“他们应该还在谈各种方案(美团打车和滴滴外卖)的可能性”。 

  如今,滴滴上线跑腿业务,被视为和美团的又一次对垒。不过,滴滴方面告诉Tech星球,疫情期间上线跑腿业务,是为了增加代驾司机收入来源,至于后续的开城计划和具体布局会根据具体效果反馈来决定。而选择在杭州和成都试点,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有良好的用户基础,政策的开放度与互联网用户基础较为适合新业务铺设。 

  在跑腿业务上线10天后,滴滴开始铺设社交平台营销,由90后演员彭昱畅和视频大V通过视频传播,同时辅助每天首单低至一毛钱的价格补贴。看上去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司机收入这么简单。 

  一位接近滴滴核心管理层的人士告诉Tech星球,做跑腿只能解决眼下闲置人力运力,增加了挣钱的品类,(每天)多个一两百万单,估值最多20亿美元的业务而已。 

  事实上,如果仔细留意这几年滴滴的业务扩张,不难发现,切入跑腿业务符合其惯有的战略方向。2016年8月,滴滴收购Uber之后,网约车战场补贴大战暂停,滴滴开始在出行产业链上不断做深,先后发力汽车后市场、汽车金融等赛道,而到了2018年滴滴开始逐渐尝试拓宽,外卖和如今的跑腿便是其一大表现。

  规模,还是规模

  滴滴最近的另一举措,也基本符合其既想做宽又想做深的策略。

  
3月24日,滴滴发布全员内部信,公布了未来三年的目标:日单数超一亿,国内出行领域渗透率超8%。 不可否认的是,在主营业务上,滴滴依旧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和整个交通大盘比,滴滴的渗透率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6年,滴滴总裁柳青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表示,中国智能出行的渗透率只有1%,而美国是15%,这意味着,中国在线出行市场有着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当时,柳青的解释是,限定在城镇人口的环境中,中国城镇人口有8亿,一个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8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11亿-13亿次左右,滴滴平台每天有1400万的完成订单,所以我们渗透率只有1%左右。 

  按照上述算法,2019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近8.5亿人,根据柳青在2019年7月公布的数据,滴滴平台上全天订单量约2000万至3000万单,照此计算,其渗透率最高也不到3%。 一位近期从滴滴离职的中层表示,滴滴平台日常峰值也就2000万单,春节十一这类特殊的日子峰值也许可以达到5000万,但也只有一两天的早高峰。 新的目标并非是空谈,但不少滴滴内部人士告诉Tech星球,日均一亿单,这个目标非常有挑战性,“共享单车如果车辆投放被控制那么严,就算全国渗透覆盖,峰值最多也就是2000万单”。而在单车领域,哈啰、以及并购了摩拜的美团,每一个对手都不容小觑。 因此,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打法很重要。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互联网出行的主战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渗透率分别为40.1%和17.3%,而三、四线城市仍是等待挖掘的巨大蛋糕。 

  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滴滴上述离职中层的佐证。他表示,滴滴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很低,即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渗透率也不高,“北京的话,也就20%”。 

  因此,滴滴想要实现日均一亿单,在国内,首先要做的就是下沉。“价格降下来,用户才会打更多的车,更多的单子才更有可能让司机挣到钱,扩大覆盖率确实是正确的方向,核心还是怎么扩大”。上述滴滴离职中层表示,“滴滴必须要有更便宜的创新产品服务出行,比如单车、电单车、小巴、类公交业务等等”。 事实上,滴滴确实有涉及此类业务,在组织架构上,这些业务共同划归于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该事业群分管公共交通事业部、企业级事业部、代驾事业部、两轮车事业部(电车、电单车),由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军华负责。 

  不过,在3月24日,滴滴发布的内部信中,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军华离职,而两轮车事业部总经理张治东、代驾事业部总经理赵辉在付军华离职后,两人将直接向CEO程维汇报。这一调整和滴滴日均一亿单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而汇报层级的改变也显示出滴滴对该业务的重视。 “滴滴现在最大的壁垒就是规模”,上述滴滴离职中层表示。规模意味着算法的精准、更高效的调度、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估值。

  
难题和对手

  但滴滴想要扩大规模也并非易事。 眼下的困境便是疫情。根据Trustdata大数据显示,2月,滴滴出行的月活为1962万,环比下降28.34%。而据Truystdata显示,滴滴顺风车下线之前,其月活最高将近5000万。 

  虽然这并非滴滴一家公司面临的问题,但滴滴确实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目前,滴滴正在拓展中的市场包括拉美、澳新、日本,且已经在巴西、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上线相关业务。 

  受疫情影响,目前巴西情况不容乐观。媒体报道称,巴西黑帮甚至不满政府作为,为抗击疫情他们决定强制封城,而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除去疫情外的因素,在国际市场,印度、印尼等有厉害的本土玩家;欧洲、北美有Uber、Lyft;中东有刚被Uber收购的Careem。 

  Uber的触角似乎无处不在。程维也早就意识都了这一点,他2017年在采访中就提到过,Uber全球战略对滴滴的触动:“Uber三年前来中国,我就意识到我们低Uber一个纬度,他像八爪鱼一样,头在美国,伸了一个触手到中国,所以只攻击一个触手是没用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滴滴早早就开始通过投资Lyft、Grab等地方出行玩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对抗Uber的联盟。 国际市场是滴滴不得不全力攻破的领地,即便是在受顺风车影响的2019年,滴滴的国际化业务也在大量招募人员,加速扩张。而眼下,滴滴的国际化扩张也并未停止。

  2月17日,滴滴宣布其服务将于3月16日正式在悉尼上线。这是继吉朗、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纽卡斯尔、黄金海岸、阳光海岸这7地之后,滴滴在澳大利亚上线的第8座城市。 而在国内,去年,滴滴将安全和合规作为其核心战略后,对手纷纷觊觎网约车市场,T3出行、东风出行、哈啰顺风车等纷纷入局,与此同时,高德的新聚合模式正在起量。但滴滴方面告诉Tech星球,其今年的核心战略依然是安全。 事实上,顺风车事件后,滴滴沉寂了好一段时间。先是被曝出2018年整体亏损高达109亿,最终不得在年底采取奖金减半、业务裁撤等措施,宣布集体“过冬”。 

  从表面上来看,多重因素影响下,滴滴的冬天依然没有结束,多位滴滴员工告诉Tech星球,滴滴于2月份刚刚发放了年终奖,而按照惯例,滴滴的年终奖一般在年前发放。 但是一位接近滴滴高层的人士表示,“滴滴处境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目前有一个利好,受疫情影响,政府层面要稳就业,做滴滴司机和美团骑手是非常好的稳就业的方案”。这意味着,在合规上,滴滴或许和有关部门会达成某种默契。      

  如今,在智能出行领域,滴滴依旧一家独大,根据Trustdata数据显示,在交通出行领域,2月份,滴滴的月活下降得最少。而能否抓住疫情后的机会,或将成为其2020年达成整体40-50%增长的关键。

本文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