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教育 > 互动 >

广州这所学校师生达3000多人,却能“私人订制”

发布时间:2019-05-07 09:50来源: 未知


带你上名校③

沿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爱国西路走到190号,就是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这里书声朗朗,朝气蓬勃。73年前,这所具有爱国基因的学校落成,而今已发展成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桃李满天下。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这是六十五中坚持的教育理念。校长袁成说,充分发展,就是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为此,六十五中全力推进教师群体卓越工程、智慧校园建设、集团化办学,让更多白云学子享受智慧教育、优质教育,成为广州乃至广东智慧校园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卓越教师:

打造师资“金字招牌”

“这道题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呢?”在高二(11)班的讲台上,六十五中数学教师温梅英拿着试卷,认真地为学生讲解着习题。在她的试卷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习题的多种答法。

“温老师做数学作业做得比我们还多!”学生裴玥说,在为学生上课之前,拥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温老师仍会把题目先做几遍,总结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教学生作答。

裴玥说,温老师的认真、专业也激励着学生勤思考、多总结、敢探索,这样的精神不局限于学习,更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来说,老师不仅仅是上课教学,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在六十五中,追求卓越是每位教师的共识。校长袁成介绍,学校从2016年开始实施教师群体卓越工程,激励所有教师走向群体卓越,打造教师队伍“金字招牌”。

“教师群体卓越工程让我们有压力、更有动力。”六十五中数学教师苏月萍说,学校构建了“教师师徒传帮带”机制,并搭建教师学习社群,让新教师获得较快提升。在每周一次的学科集中探讨中,新老教师碰撞思维,让新教师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身上学习到不少先进经验。

在六十五中高二物理科备课组长、教师导师梁运平看来,教师群体卓越工程是系统性工程,有利于教师真正走向卓越。他介绍,六十五中的教师传帮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父带徒弟,而是要求,导师带学员老师必须从高一带到高三,形成良好的完整循环。正是这样的传帮带激发了教师活力和创造力,近年来,物理科教学水平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

实施教师群体卓越工程3年以来,六十五中培养了苏万永、何善波等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22.77%,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今年,教师群体卓越工程将继续升级。”六十五中科研处副主任何善波介绍,学校还将继续建设好教师发展数据库,建立相关指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教师工作情况“年表制”。届时,教师将能根据个人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年度评估,更系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成果,进行查漏补缺,走向群体卓越。

智慧教学:

打造“私人订制”教育

在六十五中高三(4)班,语文教师杨浩然在手机上打开试卷评讲网络平台,点开第一道选择题,学生的平均得分、各个分值的人数等信息立刻出现。滑动页面,点开“解析”,全班学生选择的选项占比柱状图就“跳”了出来,他轻击“A”选项,系统即刻显示选择该选项的学生名单。

在六十五中,这样的上课场景已是常态。作为首批广州市智慧校园实验学校,六十五中从2016年开始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学校管理变革,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电子班牌、校园一卡通、平板充电柜、一体电教平台……这些硬件成为六十五中每个教室的标配,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硬件保障。

“很多学校都在打造智慧校园,但能够实现实时连接到教学终端的并不多。” 杨浩然说,智慧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让教师更为直观、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我们能当堂快速根据答题结果得知学生哪一个知识点比较薄弱,强化对这个知识点的训练。”

实施智慧课堂3年来,六十五中构建了学科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变革了学习方式,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等适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科规律的多元的学习方式。

“通过智慧教学,我们的学习自主性更强了。”六十五中高二学生黄怡蕊说,自己可随时利用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学业自主诊断,并形成自己的错题本,针对自己的薄弱点“私人订制”学习内容和时长,进步更快了。

“智慧校园给了我们师生一个泛在的教学环境、互动环境。”杨浩然说,师生在校园偶遇,学生不用带试卷、课本,老师也能随时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如今,六十五中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广州市智慧校园实验校优秀案例学校。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研究》也正顺利推进。

集团办学:

实现“家门口上名校”

近日,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再次壮大,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广州市第一一四中学、广州市白云区明德中学3所学校的加入,让六十五中教育集团这个大家庭变成“一家十口”。

六十五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袁成介绍,集团于2017年7月成立,六十五中输出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及优秀教师,并通过教育信息化让集团内的10所成员校的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带动成员校实现较快发展。

在六十五中的足球场上,常常可以看到白云区江高第二初级中学(简称“江高二中”)的学生在踢足球。江高二中校长游永亮介绍,学校重视足球发展,但是囿于场地和设备限制,有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需求。加入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后,集团内的成员校实现了资源共享,江高二中的学生能利用六十五中的足球场进行训练,水平得到提升。在去年的白云区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江高二中还夺得初中男子U15组冠军。

“学校加入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后,老师的变化很大。”江高二中初三英语教师夏杨梅说,六十五中的校长、老师到江高二中为教师培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带到江高二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成员校白云区梓元岗中学是六十五中开办的民办学校,校长肖淦平介绍,六十五中派驻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进驻梓元岗中学,保障梓元岗中学管理和教学的核心都有六十五中的烙印。2017年开始,梓元岗中学还派出4名教师到六十五中跟岗学习,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集团化办学不能只是喊口号,要有实质性作为。”袁成说,六十五中教育集团以智慧课堂的创新教育实践驱动教育集团的发展,以互联网+带来的智慧化教育教学应用促进教育集团的融合共享。“在六十五中教育集团,所有成员校都能共享教学资源,同上一节课。”

袁成介绍,未来,六十五中将继续发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让更多白云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家门口上名校”。

【校长访谈】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校长袁成: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

南方日报:从教24年,你是学生口中的“袁成爸爸”,也是广州市名校长。你的教育理念是怎么样的?

袁成: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充分发展,就是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学生要充分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充分发展。每位学生都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每位老师都必须是卓越的。因此,我们从2016年开始实施教师群体卓越工程,设计了骨干教师(名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这样一条专业人才发展路径,并通过“教师师徒传帮带”、教师学习社群、教师发展数据库等方式,激励所有教师走向群体卓越。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教师群体卓越工程实施3年以来,我校新增28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实现了翻倍增长,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如果你还不足够优秀,那就请你别当教师。”这种观念已经深深印在六十五中教师的脑海中,并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教育。

南方日报: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六十五中的一大亮点。您如何看待未来科学技术进步对教育变革的影响?

袁成:去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我认为,未来的教育形态一定是科学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的教育形态。因此,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建设智慧校园,以互联网思维助力学校变革。

我们学校是首批广州市智慧校园实验学校,也是广州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还是“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智慧教育要切实为学生服务,成就学生的智慧人生。事实上,我们在饮“头啖汤”中已经享受到一些成果。

我们的智慧校园建设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进行课堂教学变革。智慧课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变革了学习方式,形成了适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科规律的多元学习方式。

学校在校师生达3000多人。借助科技的力量,学生的学习实现了“智慧分析”“私人订制”。比如,学生随时可利用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学业自主诊断,并形成自己的错题本,强化弱势知识点训练。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

特别是,新高考实施后,“一班一课表”变成“一人一课表”,考勤、排课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技术管理,我们已经引进信息智能系统,做好了充分准备。

南方日报:除了智慧校园建设,这两年来六十五中在集团化办学上也下了很多功夫。

袁成:是的。最近,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再次壮大,新增3所成员学校,至此已成为“10口人”的大家庭。六十五中教育集团涵盖了小学到高中,学段完整;包含民办和公办学校,体制多元。

对于我们来说,办教育集团不是要寻求利益,而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一种使命担当。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成员学校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通过集团化办学,我们助力白云区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让更多白云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上好学”。

在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各成员校的老师一起探讨课程改革、共享教学资源;各成员校的学生同上一节课、一起参加活动,这些都是常态。我们强调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和成果,提升教育集团内驱力。比如,六十五中在集团各校推广智慧校园建设经验与教师群体卓越工程建设经验,打破了校际发展壁垒,真正实现了集团内部校际间资源共建,成果共享。

南方日报:去年,您在开学典礼上为师生做了“学做好人”的讲话。您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好人?

袁成:我希望,学生具有家国情怀、言行一致、有大爱也有大学问。

六十五中原名庸伯中学,在1946年为纪念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伍庸伯而创办,具有爱国主义基因,学校正坐落于白云区江高镇爱国西路。我们希望,学生要弘扬伍庸伯先生之爱国情怀。73年来,“为国成才”已成为六十五中人的自觉追求、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也希望学生弘扬伍庸伯先生“言忠信,行笃敬”的作风,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学生者,当以学业为重,学生要有大学问。我们正在建设庸伯书院,计划藏书一万多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激励他们成为卓越的学习者。

有才者,更要有德,学生要有大学问,更要有大爱。我们教育学生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大爱无私的精神。我们学校有一位行动不便的学生,同宿舍的同学自发每天轮流推轮椅护送他,这让我非常欣喜、感动,这就是一种大爱,我们的学生懂得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南方日报:作为73年老校,六十五中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

袁成:我们将全力推进庸伯书院文化传承、教师群体卓越工程打造、智慧校园建设、集团化办学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继承先圣之志,聚天下英才,为国培育栋梁。

以建设智慧校园为契机,六十五中将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学校,精心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记者】马立敏

【图片】符超军

【视频拍摄】符超军

【视频剪辑】罗斌豪 张清良(实习生)

【校对】居伟强

【作者】 马立敏;符超军;罗斌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