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总被误认为是山东省会之城介绍
发布时间:2021-07-23 16:08来源: http://www.baidu.com/青岛,虽不是山东的省会城市,但知名度在国内旅游城市排行中遥遥领先。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胶澳,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是山东省经济中心、也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
提到青岛,有关它的名誉、头衔与赞美甚多。
它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是亚洲最佳航海城、是世界啤酒之城、是联合国“电影之都” 、是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是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数不清的美誉与名誉,令青岛先后荣获“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那么,什么是青岛?
尽管篇幅受限,但仍要从头说起,虽不详尽,但总算是不负我三次青岛之旅。
据目前考古学家所能考古的时间与文明,青岛至少是可以从新石器时代说起,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时期,青岛已成为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建立了第二大市镇“即墨”就在青岛,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这里起航的(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汉武帝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唐宋时期,青岛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元朝,中国唯一的海运河就在青岛开凿:胶莱运河。
明清时期,青岛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清光绪年间,德国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青岛的历史从这里进入了另一个转折点,如今所见的青岛之异域风情与这个转折点有着莫大关联。
不论是青岛栈桥、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以及八大关的建筑群风格,“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给每一个前来的游客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追溯历史时,不论是所见之物,还是听之声音,青岛的历史在清光绪年间拉开了一个非常沉重的幕帘。
清光绪十八年,青岛栈桥开始建起,这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如今是青岛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其尽头是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在这中国古建筑遗产中,是非常年轻的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就犹如青岛这座城市一般。
当我们说起青岛时,我的耳边总会响起这样的一个声音——“这是中国北方最年轻的滨海城市之一”。
为何是最年轻?这与“什么是青岛”有了挂钩和牵扯。
纵观历史发展,青岛的历史根基并不明显,城市建城史也并非像其他城市那样能推进到千年之前。青岛建城史不过百余年,所以它很年轻。但它并不青涩,更不空洞,有实力,更有饱满的底蕴。
从2000年以来,青岛一直是“北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天津,曾一度进入到全国城市GDP第十名。
2020年,青岛全市GDP超过12400亿,在2020年GDP百强城市排行中位列13,一直被误认为它才是山东的省会城市。
但青岛作为山东的经济中心,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岛港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2020年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居全球第五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01万标箱,居全球第六位。
这座国际性港口城市未来可期。
同时,这座城市也有着非常饱满的底蕴。这份底蕴,与青岛的城市美学紧密相连。青岛的八大关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誉,荣膺“中国最美城区”称号。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八个字实际上不仅诠释了青岛的地理环境、也表达了青岛的建筑美学。葱葱郁郁的绿树之间,山海交融之际,红瓦红屋顶举目可见。
当年,德国人侵占了青岛之后,如白纸一般的青岛任由德国人规划蓝图。
在参观一些德国建筑的时候,李希霍芬是一个常出没的人物,他是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有人形容,青岛的城市潜力是被他挖掘出来的。
当我航拍位于八大关南端的花石楼的时候,不由赞叹,它实在太美了。航拍之下,其屋顶犹如是一颗镶嵌了绿宝石的爱心,仿佛这座古堡式建筑的当初建成就是在向谁表白一般。
这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
同时,当我在航拍青岛著名博物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的时候,也不由惊叹,这是德租时期青岛最豪华的建筑之一,为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的结合,梁思成评价它是融合东西方多种文化理念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巨制。
类似这样的异域风情的建筑,在青岛比比皆是,如海滨旅馆、胶州邮政局、基督教堂、亨利王子路理发厅等,德国人对建筑事无巨细的追求,令青岛的城市美学有别于中国其他城市建设。
关于青岛,世人对它的赞美滔滔不绝,如蔡元培、沈从文、巴金、闻一多、郁达夫、老舍、康有为、梁实秋等人无不对它推崇备至。
如不是行程匆匆,时间紧张,我想我对青岛之旅的美学探索一定会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