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我市“小微成长指数”领跑全省

发布时间:2019-07-15 23:49来源: 网络整理

金华新闻客户端7月1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孙媛媛

日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我市多项数据指标亮眼。

2018年,我市小微企业成长指数延续上涨趋势,达到128.91点,同比增长3.01%,位列全省第二。在4个分项指标中,我市成长活跃度指数为137.66点,稳居全省首位,制度供给力指数为130.31点,从去年第二上升为第一位。

1

得益于“无证明城市”、企业开办“零见面”平台等改革举措的推出,我市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全市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创出新高,6月底已突破100万。2019上半年全市新增小微企业36413户,同比增长19.76%。截至6月底,存量小微企业273134户,位列全省第三。义乌、东阳、婺城新增小微企业增速在20%以上。

解读小微成长指数

企业活跃政策给力

2018年是我省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开局之年,省政府出台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18-2020年)》和《关于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小微企业质效提升”行动为主要抓手,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发布的小微企业成长指数以全省200余万家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6000余家小微企业样本和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而成。该综合指数由综合贡献力指数、核心竞争力指数、成长活跃指数和制度供给力指数等4个分项指标构成。

其中,成长活跃指数由企业参与活动次数、小升规占比、小微企业三年存活率和小微企业开业率等方面的数据构成。从全省来看,该指数同2015年和2017年相比均有所下跌,但跌幅不大,反映出小微企业创业更为谨慎、更趋理性。我市在该指数上位列全省第二。

制度供给力指数则由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对扶持政策的宣传、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满意程度、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满意程度和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等因素构成。从全省层面看,该指数快速上行,与2015年及2017年相比分别上涨了19.07%和11.22%。我市在该指数上表现优异,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记者在这份《报告》中发现,我市县域特色经济也表现出良好态势。全市共有义乌、永康、浦江、东阳、金东区等五地排名全省小微企业成长指数县(市、区)前30强,其中义乌、永康分别位列全省第二、第三。

2

政企合力凝神聚气

激发活力助力小微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哪些动因在激发我市小微企业的成长活力?

在浙江荣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军辉看来,是对创新的支持和坚守。去年,我市多家企业生产的“平板走步机”产品在国内电商平台热销,但因新产品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被职业打假人举报检测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这样的判定犹如当头一棒,我市20余家走步机企业不知何去何从。 经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多方努力,最终工信部给出意见,认为“走步机”应作为一种新型产品出台新的行业标准。浙江荣顺科技有限公司与另一家企业分别以行业团体标准第二起草人和第四起草人的身份参与起草相关标准,为我市15亿元的“平板走步机”产业发展重新注入生机。

在永康誉硕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国军看来,是企业入园后得到的保障和提升。公司经营着上千种生活用品,以及仓库内成堆的打包纸箱都是易燃物品,胡国军创业十多年来最担心的就是货物的仓储问题。去年下半年,胡国军搬进永康中央仓储物流中心。园区内24小时监管的消控室、全套的火警报警系统、物业安保的全天候巡逻终于让他对货品仓储放下心来。

3

在保障货品安全之外,物流的便利性也是胡国军入园后享受到的另一项额外“福利”。作为“买全国卖全国”的电商企业,园区内多家物流让他省时省力。2018年,我市共开工建设70个小微企业园区,为小微企业广铸“新巢”,多种顺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园区在金华大地上竞相绽放。小微企业分类入园,是在资源优化配置下专注发展,做深做强产业链。

对于浙江俊度服饰有限公司创办人吴杭成来说,是通过小微企业之“家”得到的关心和帮助。这个“家”就是我市2018年在省内首创的“小微成长课堂”,由市市场监管局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处负责,市场监管部门业务处室、银行、律所和财务公司组成服务小分队。 去年6月,吴杭成注册成立了浙江俊度服饰有限公司,并在市区八一南街核心地段开门迎客。从个体户到企业,角色和规则都有所转变。通过小微成长课堂,他学到了财务制度、年报规范、法律法规等多项公司成立后需要注意的内容,还适时规避了广告风险。此外,吴杭成通过小微成长课堂顺利融资60万元,年贷款利率仅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