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坚守,绘就红色文化“最全图谱”
发布时间:2019-06-29 08:46来源: 未知
经过9年精心打磨,“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已基本完成,现已认定的纪念地共1020处。
“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领衔学术团队开展。项目萌发源于2010年前后学术团队从事的“上海历史人文地图集”项目。当年项目开展过程中,苏智良注意到一个现象:以往的党史研究成果,大多仅关注中国共产党人,甚至是个别领袖人物的活动,而忽视了中共基层组织和各阶层民众的进步活动。
于是,研究中心学术团队开始扩大革命纪念地的搜集范围,有意识地对上海红色文化旧址的现状进行排摸。
每一处纪念地
都经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
“一开始,我们主要参考的对象是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中共上海党史大典》。2013年,党史研究室又整理出版了《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苏智良介绍说,学术团队还搜集了各区党史资料汇编和大事记、政协文史资料,同时也翻阅了一些专题类的权威研究成果,涉及中央特科、统战、工运、名人在上海等方面。上海各区地方志、专业志也是重点翻阅的对象。
“此次发布的图谱内容更加丰富,涉及政治、国际、军事、工运、统战、文化、情报、名人故居等。”苏智良举例说,上海是聂耳生前工作、成名的主要居住地,此次新考订的红色历史纪念地,将聂耳在常德路和公平路两处旧居,《义勇军进行曲》录制处及《义勇军进行曲》首次播放处都收入其中。他特别提到,1020处革命纪念地也收入了一些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民主党派历史纪念地。经过补充,这一图谱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对上海城市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将原先相对孤立的部分地点连接成完整的红色文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