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奋进新时代 记录平凡追梦人 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山东卫视《此时此刻》
发布时间:2019-06-01 23:18来源: 网络整理齐鲁网6月1日讯 5月31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山东卫视《此时此刻》节目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央文史研究馆、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多位专家学者,对《此时此刻》节目的艺术水准、原创创新和社会意义、行业示范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在新时代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表达方式创作更多文艺精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时此刻》是山东卫视2018年推出的生活纪实类电视节目,每周一21:10分播出,每期30分钟。节目采用固定地点72小时不断记录的手法,每期选取一个社会日常生活的断面展示,感受每一个瞬间的珍贵,真实反映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当下,电视节目市场倾向于紧抓审美热点,山东卫视这档生活纪实类节目却以平实的内容和扎实的制作,格外打动人心。《此时此刻》一经播出便被誉为“新时代生活日记”,业内外获得一片好评。《此时此刻》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18年度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优创新节目,《开往春天的列车》《渔码头上的丰收时节》被国家广电总局评选为2018年优秀国产纪录片。
书写奋进新时代 记录平凡追梦人
山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周盛阔在会上介绍,山东广播电视台围绕“悠久文明 青春中国”的办台定位,围绕“使山东广电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的追求目标,围绕“打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推进节目创新创优,打造出一批有齐鲁特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根据“小成本 大情怀 正能量”的节目创新理念,走出了一条符合山东广电自身实际、有特色的创作道路。“《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着力培育的这么一档栏目。这档节目比较符合山东卫视的气质,比较符合山东人的气质,更符合总局大力倡导的创作方向。”
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山东卫视总监徐龙河用“一个贴近、两个聚焦、双重呈现”概括了《此时此刻》栏目的特色。贴近新时代,节目讲述的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聚焦平凡世界,节目把镜头对准的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聚焦奋斗人生,节目要展现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奋斗精神。注重真实呈现,节目以72小时时间,几乎原生态地记录不可预知的真人真事,反映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善于诗意呈现,节目基于现实生活,但拒绝流水账式记录,在精神层面提炼,叙事自然入心。
而且,在全国所有的卫视综合频道中,《此时此刻》是唯一一个晚间920时段常态播出的纪录片类原创节目。“虽然这个节目不像大型综艺节目那样有高收视、大流量,但是这个节目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主流媒体所应当具备的高品位,到目前来看各方面反映非常好”,徐龙河说。
对此,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作出高度评价:“这对于调控电视文化生态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衡,做出了贡献。”他同时强调,《此时此刻》会在年度电视栏目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值得广播电视媒体为这个节目叫好。他认为,电视媒体神圣的职责之一就是用镜头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表现这个时代的真情实况,为这个时代的人传神写貌,为这个时代留下精神图谱。
仲呈祥认为,《此时此刻》是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一宣传思想战线“四力”要求的典型案例。节目体现了“贴近现实生活,也能显露出史诗的气质”的特点,有“培根铸魂”的社会价值。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会长高晓虹指出,媒介技术的变革不断催生出各种新产品、新业态,但优质内容始终是广播电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此时此刻》这个栏目就是广电人扎扎实实做内容的又一个典型案例。”她对节目作了“书写奋进新时代、记录平凡追梦人”的评价。她表示,《此时此刻》寻找源头活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采取纪实手法,反映百姓的生活,记录时代的表情,为观众留下很多真实、鲜活、生动、详实的影像,讲述了一个个平凡追梦人奋斗的故事,真正做到了“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