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让西海固换新颜
发布时间:2019-08-17 10:52来源: 网络整理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从“苦瘠甲天下”到增收致富 扶贫攻坚让西海固换新颜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8月14日 01 版)
西海固苦瘠甲天下。长期以来,西海固地区的发展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70年,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进程。
1972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宁夏固原地区工作座谈会,重点研究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农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在西海固持续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三西”农业建设、“八七”扶贫攻坚、新世纪扶贫开发和集中连片精准扶贫等历程,西海固的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海固地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施精准扶贫,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昔日贫穷落后的西海固换了新颜。
“红军粉”让村民走上致富增收路
西吉县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这里生态脆弱、气候灾害频发,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里集中了西海固最难的扶贫问题、最艰巨的脱贫任务。
在西吉农村,流传着一个关于“红军粉”的故事。1935年,红二十五军翻越六盘山进入西吉县,红军手把手教会当地农民做粉条。粉条的出现,解决了马铃薯不易保存的问题,为当地老百姓打开了生路。
如今,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49岁的回族农民拜世明有一手做粉条的好手艺,是远近闻名的“粉条大王”。“从我太爷爷就开始做粉条,一直传到我这一辈,从没断过。”拜世明一家四代传承发扬“红军粉”的工艺,把粉条产业越做越大。
上世纪80年代起,拜世明用驴拉石磨将马铃薯粉碎,将流出的汁儿收集、沉淀,提纯出马铃薯淀粉,再通过特定手工工艺加工,这样制作出的粉条很筋道。
“从年产几十吨到上百吨,产量一天天扩大,口碑一年年积累。”经过几十年发展,拜世明的“红军粉”产量和销量不断增长,不仅销往甘肃、新疆等周边省份,还打开了北上广市场。
2015年,拜世明再次扩建厂房。如今,他的厂子每年生产粉条600万吨以上。在拜世明的带动下,粉条产业在王河村遍地开花,该村超过七成村民从事粉条加工,实现就近务工就业。80多年前红军留下的工艺,成了回汉群众致富的好门路。
西吉县吉强镇套子湾村也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套子湾村有358户农民、7000多亩耕地,还有两座小型水库,农业生产基础良好。2016年以来,村里引来一家农牧业科技企业,村里将土地流转给该企业发展有机农业、养驴、养牛等产业,村集体申请到的政府产业升级发展资金也注入该企业,村集体和农户每年都能享受到企业经营所得分红。
今年,套子湾村47岁的姬小红将20亩地全部流转出去,一年收入2000元。她在大棚上班,每个月有2400元收入,再加上村集体年底的分红,一年下来,比她自己种地能多收入两三万元。
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企业托管贫困户的牲畜,套子湾村每年给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30元,实现整体脱贫。“依托较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探索新机制新办法,摸索一条以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发展的新路。”吉强镇驻套子湾村干部何吉明说。
海原刺绣“绣”出美好生活
西海固地区生态脆弱、资源短缺,工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掘乡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为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拓展了新路。
固原市泾源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坐落在泾源县老龙潭景区核心区的冶家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多年来一直守着美景过苦日子。
“这里山多地少,农业发展不起来,且自然灾害多,收成没有保障。”在回族农民赵万升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全村70多户人大都吃不饱。“村里随意堆放着垃圾和牛羊的粪便,一到下雨天,人人都是一身泥。”赵万升回忆说。
进入21世纪后,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村民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生活开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