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又吃罚单 券商与股权质押仍“纠缠”
发布时间:2019-08-29 16:55来源: 网络整理
股权质押业务仍是券商一大风险点?
伴随中报披露,券商的踩雷细节也随之浮出水面,股权质押业务的具体影响“可视化”——东方证券今年上半年累计计提4.45亿元资产减值,其中股票质押造成的减值损失就达到3.89亿元,占比超87%。
虽然从总规模来看,目前市场股权质押总市值约为4.5万亿且呈下降趋势,但对手方券商仍受较大影响。除东方证券以外,国海证券、国元证券等多家券商计提巨额资产减值的风险,且导致当期净利润受较大影响。
有券商人士表示,证监会机构部近日向各家证券公司下发了最新一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同时,该部近期指导相关证监局对今年以来股票质押规模增幅较大的9家证券公司进行了现场核查。
计提资产减值逾十亿元
中报业绩披露临近尾声。截至8月28日,两市共有20家券商发布了今年半年报。
去年底,市场股权质押风险全面爆发,券商该项业务一度“刹车”。而从此次发布的中报来看,业务规模上,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指标来看,部分大型券商今年上半年股票质押回购规模减少较为明显。
据银河证券半年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人民币331.4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7.08%,主要是股票质押回购规模减少所致;招商证券今年上半年股票质押回购融出资金余额为5267.67亿元,较2018年末下降14.78%。
而部分中小型券商在今年上半年,股权质押业务“不减反增”。
东北证券在中报里提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以自有资金作为融出方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为58.01亿元,同比增长11.43%。
“股基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客户数量实现较好增长;股票质押业务规模小幅增加。”东北证券表示。
对券商更为直接的影响体现在股权质押业务“踩雷”造成的资产减值上,且由此影响半年度净利润。
以东方证券为例,今年上半年,东方证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暂列首位,达4.45亿元,近九成源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据公告,东方证券上半年对以*ST东南、*ST刚泰、*ST大控为质押股票的三笔回购业务各计提1.77亿元、1.8亿元和0.7亿元,分别占对应业务6月末融资本金的58.34%、24.90%和8.73%。 事实上,券商的股票质押回购业务风险早就显现。
今年6月份,海通证券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其股票质押规模较大,在出股票质押新规后,公司会根据新规的项目进行重新审定,总体规模可能略有所压缩。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迄今,海通证券的股票质押回购交易次数共285次,位居86家证券公司交易次数之首。目前,海通证券仍未解押的交易有263次,参考市值为474.4百亿元。
按照交易次数统计,排在海通证券之后的还有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安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国信证券以及广发证券。 监管连连发声
有券商人士表示,证监会机构部近期指导相关证监局对今年以来股票质押规模增幅较大的9家证券公司进行了现场核查,并拟对发现的问题依法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监管情况通报这个事有所耳闻,但没有接受证监会的现场核查。”一位来自武汉的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两大交易所针对也均在日前“点名”股权质押。
上交所表示,目前,沪市公司风险因素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质押、债券和商誉风险仍需密切关注,但有所缓解。据其统计数据,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达80%以上的公司178家,质押市值约1.62万亿元,距峰值已有所降低。
“2019年度第二季度,沪深交易所股票回购业务规模持续下降,纾困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平仓风险可控,但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信用风险需进一步缓释。”深交所表示。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证监局已采取明确措施。进入8月中下旬,据记者不完全梳理,已有中邮证券、万联证券因股权质押等业务“吃罚单”。
据陕西证监局8月20日消息,中邮证券收到其责令改正的监管处罚决定,主要原因为股权质押回购业务、资管和债券交易业务中存在内控不完善等问题。
在股权质押业务方面,中邮证券被点出的问题包括未针对各项目具体质押率调整标准制定相应的内部制度,具体质押率估算随意性较大,对客户融资用途未进行跟踪和核查。
正在冲击IPO的万联证券在8月19日收到了广东证监局的警示函。原因在于万联证券在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对融入方尽职调查存在较大缺陷,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一项的规定:“充分了解客户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标、风险偏好、诚信记录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DF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