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老百姓的投资“钱景”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1-02-23 18:38来源: http://www.baidu.com/每到年底的时刻,大家都会对一年的收入进行总结。对于不少人尤其是职场的朋友来说,这笔收入应该如何分配到投资上面,才能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才是首要问题。毕竟,反观过去的2020年,不少网友表示:“虽然赚到了钱,但仔细一算似乎有很多不合理的操作,以至于我们没有赚到预估的收益。”
说到理财,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说上两句。去年的理财市场,虽说受净值型转型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阵痛”。但是另一方面,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让投资者由悲转喜。而令不少人骄傲的,或许便是基金的收益了,甚至还有人说,整个2020年,似乎股票的收益都跑不赢基金,这也的确够“吹”一阵子了。
那么,
整个2020年的收益您是否满意呢?
如果收益不理想,
2021年又该如何提升呢?
看准收益率
才能身处投资界“快人一步”
理财,说起来简单的两个字,可真要去做好理财规划,才会发现理财产品的种类繁多,到底该如何选择?
照以往的情况看,每逢岁末年初,银行理财的收益率都会有所提高,所以不少人会在这时候选择购买银行理财。但2020年的银行理财却不再有往年的“风采”。
调查发现,市场上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从2019年初的4.33%,逐步下降到2020年12月底的3.85%,2020年10月更是达到两年最低预期收益率,为3.52%。
随着2020年《资管新规》的推行,理财产品在逐步向净值化转型。那么,就2020年发行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来看,收益率究竟如何?
有数据对2020年公布并更新了净值的748只净值类固收类理财产品(投资方向中包含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均单位净值为1.056,相较于年初净值平均增长2.529%,低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业内人士对净值增长率排名前十的理财产品分析发现,截至2020年12月31日,10只产品平均单位净值为1.269元,2020年平均涨幅17.6%,其中前3名产品取得了20%的收益率,收益较高。
可以说,资管新规时代下,2021年银行理财仍存在一定的整改压力,理财产品也逐步向净值化转型,投资者要逐步接受理财市场的正常波动,可参与长期限产品的投资,不必过分关注短期波动,同时可多关注投资方向是固收+的产品,可以在债券市场出现波动时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优化投资策略,可根据股债行情进行标的切换。
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树立投资风险意识。随着打破刚兑、净值型理财时代的到来,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随着市场利率波动。而且要注意如果市场上出现“保本”、“刚兑”等字眼的理财产品需要警惕,不可被虚假的收益蒙蔽了双眼。
说到大额存单,业内人士都会夸奖其安全性高,这是因为大额存单属于一般性存款,享受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保障,本息50万元以内全额赔付。在资产管理新规出台后,由于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大额存单的保本保息的优势更加明显,受到投资者青睐。
比如在之前,6月份四大国有银行同时宣布,对3年以上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上浮,从50%下调到45%,即3年期利率最高达到3.98%(没有5年期),而过去一般是4.125%,曾经最高利率也达到4.18%。同时,工商银行(601398.SH)实行摇号销售,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行预约销售,所以在利率下行期,四大银行的大额存单可谓炙手可热。
嘉兴市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以来,大额存单难抢是常态。特别是从10月份以来,已经连续两月量跌价升,长期限、高收益的大额存单额度尤其紧张。”
那么,2021年大额存单是否值得继续购买呢?
实际上,据了解发现,大部分银行大额存单产品紧俏,但部分银行已暂停大额存单销售,也有部分银行取消了1年期和2年期大额存单,只销售3年期大额存单。
这是因为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自去年年底以来,监管部门不断引导银行降低负债端成本,包括新增定期产品暂停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方式、叫停高收益创新产品、要求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等。同时,随着贷款利率不断下行,银行也下调了部分存款产品利率。尽管如此,银行负债端压力却一直没有缓解。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初以来,大额存单利率一直下行,预计未来还将会下行,推荐买一些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收益。
220年的基金可以说是迎来丰收,不仅让老牌基金投资者喜笑颜开,不少年轻人也纷纷加入进来,一度成为年轻一代新的交流方式。那么,2020年的基金收益究竟如何?今年还能有这么好的收益吗?
此前,2020年公募基金四季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20万亿元。基金的成绩单也非常亮丽,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总计盈利达8233.25亿元,相比去年三季度的4000多亿元接近翻番。公募基金的“完美表现”,也让广大投资者对于2021年的资产投资热情不减,年末亮眼的收益回报率更让不少投资者摩拳擦掌,准备“杀入”新一年的资本市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基金配置是必选项。对于基金购买模式,在一次性买入和定投之间,比较成熟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一次性买入,因为从历史回报率来看,2020年,同样的基金,同样的金额,如果是一次性买入,全年大概上涨60%,如果定投大概是40%,两者相差20%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在市场大趋势上涨确定的前提下,一次性买入自己看好的基金,长期持有三年以上,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当然,定投也有它的优势,相比较于一次性投资,定投分批次买入,在市场的波动中,可以平滑短期投资风险。通过长期定投,投资者不仅可以分享经济长期增长和市场长期向上的平均收益,还可以摆脱择时的困扰。
不过,基金发行越热,投资者还是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建议合理投资,以免影响到日常生活。
制定理财计划
合理的计划让投资“稳而不乱”
个人投资理财是有讲究的,如果没有个人理财规划算不上真正的投资理财。个人投资理财应该有详细规划,才能达到理想目标。因此,要找到并且制定属于自己理财目标。起点应当是检查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你赚了多少钱,对于自己经济状况有详细了解,这样有助于实现你的理想目标。真正的理财目标是一个量化、有期限的目标。
一个可靠的理财规划包括:一个正式、可控的预算,符合实际情况的投资策略和独一无二的个人目标。即使每个人的计划有所不同,但一个值得信赖的规划都符合以下原则:灵活性、流动性、保障性。灵活性即应对生命中的变故或者突发事件;流动性即在需要钱的时候,能够及时获得现金的能力;保障性即以适当的比例购买保险防止财务损失。
个人资产尤其是有家庭的朋友,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家庭能力和工作规划,家庭的经济能力和个人的工资规划直接会影响我们对家庭理财目标的确立。所以在做个人理财规划的时候我们应当认清现实才方便我们做出更好的期望和规划。
个人理财规划过程当中对于资产要有合理分配,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面,这样容易失败,处理突发事件不仅需要灵活性,有时还需要立即能够拿到实实在在的现金。
此外,一个庞大的理财规划建议要分解目标、按月按季度完成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个仔细周全的计划固然重要,但坚持这个计划更重要。
理财投资需要学会计划消费,建议要做好详细规划,将每个月的大笔开支记下来,然后每个月进行统计,看一个月大概消费多少,每个月拿出来一部分,可以留有一部分进行储蓄。
看清理财骗局
防范骗子“冲业绩”
理财是一件细致的事情,考验一个人一段时间内规划资金配置的能力。而今,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已远超大多数人的预料,理财骗局依托信息技术,花样也越来越多。大多数朋友对骗局的认知速度往往跟不上理财骗局的“更新”速度,很多老年人是“重灾区”,在投资的时候必须要擦亮眼睛。
有些理财产品表面上看着收益很高,但是相对来说,这个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这种理财产品往往与构建虚假网站、APP“打包捆绑”,这些平台发布虚构的交易或产品,在骗取投资后,操纵平台用控制涨跌、限制提现、暂停运营、关闭网站等方式让投资者遭受资金损失。
此外,很多投资者对所投资的理财产品往往存在概念不清楚,不熟悉规则的情况。例如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实差别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概念模糊不清,往往基于信任而购买理财产品,很难对产品的缺陷或合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部分理财经理为了完成任务,常常夸大收益,隐藏风险,使没有金融基础知识的投资者盲目购买。
还有一些以项目为幌子的理财骗局,这种骗局往往会虚构一个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项目,诱使客户投资。有些甚至会以国家重大项目、高新科技为幌子来行骗。这种骗局最有可能以老年人为目标。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将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仔细咨询,看清楚相关合同,弄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否能保本,风险在哪,最坏的情况可能亏损多少等基本问题。其次才是比较收益率,切忌稀里糊涂,被吹嘘的高收益率所诱导。
不要因为买理财产品而去买与之捆绑销售产品,或者买成套的“优惠套票”,因为捆绑销售的东西一般都有一定的缺陷,产品设计也未必有被捆绑产品那么好,所以还是要擦亮眼睛。
此外,在投资前先验证平台真实性;核实理财产品真实性和投资项目的相关情况;当看到投资机会的时候,理性分析其收益的合理性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理财不只是拼运气,防骗技巧其实拼的就是经验,在平时空闲的时候,多关注、学习受骗案例。培养自己对投资的规律性认识,积累理财知识和投资经验。如果在投资时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一定要收集相关资料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