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战争并不遥远
发布时间:2019-08-09 04:19来源: 网络整理●积极应对未来智能化战争,首先要克服对智能化战争必然性、紧迫性、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等模糊认识。
●在智能化战争尚未到来之际,理论研究先行一步,以抢占未来战争理论创新制高点,并指导军事智能化建设和训练作战实践,是应对智能化战争的客观要求和当务之急。
●加强军事智能化建设,根本目的在于把智能化建设成果运用到未来战争实践,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取得最大作战效益。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军事智能化建设和应用,各种无人作战平台和智能化武器装备系统大量出现,不断列装部队,投入现代战场,促使智能化战争加速演变为继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之后的第五代战争。面对快步走来的智能化战争,需要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紧紧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大力发展军用智能技术,努力提高我军智能化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力争在军事高科技竞争中夺取战略主动,确保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观念决定行动
积极应对未来智能化战争,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智能化战争离我们还很遥远,对其必然性、紧迫性、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等模糊认识,以敏锐前瞻的眼光充分认清智能化战争虽然是未来的现实,但这个未来并不遥远,现实已显露端倪并迅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和前不久伊朗击落美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等就是有力的例证。我们应争当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的建设者、积极应对智能化战争的促进派,投身于发展军事智能化和研究智能化战争的实践中,为提高我军智能化无人作战能力做出应有贡献。
与此同时,应正确认识战争的本质,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和应对未来战争的深刻变化。智能化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崭新的高级阶段,基础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化自主作战。人工智能和军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使武器装备具有自主战场感知、自主作战决策、自主规划计划、自主采取行动、自主协同配合、自主评估效果等“自主能力”,成为脱离人直接操控或者遥控,又能与人密切协同行动,实现人的目的的“战争主体”,是对以往战争形态和作战观念的一种颠覆性变革。所谓的“无人”,主要是指战场一线无人,作战平台无人,凡是能够用机器代替人的战位和行动,都由机器充任和完成。人则“隐身”幕后,主要担任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因此,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人始终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发明者、制造者和运用者,是战争指导和作战力量不可替代的能动主体。
理论指导实践
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在智能化战争尚未到来之际,理论研究先行一步,以抢占未来战争理论创新制高点,并指导军事智能化建设和训练作战实践,是应对智能化战争的客观要求和当务之急。2018年7月,美国国防部启动“人工智能探索计划”,要求在1年半内完成人工智能新概念的可行性研究。美、俄、以色列等国军队,注重智能化战争和无人化作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推出“蜂群作战”、“族群作战”、人机协同、基于无人作战的分布式杀伤作战理论等。
智能化战争理论,既是创新的军事理论,又是对以往战争理论的继承发展,反映着未来战争的客观规律和制胜机理。我们应当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深入开展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特别是智能化战争理论研究。应系统研究智能化战争和无人化作战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战争指导、作战样式、攻防行动、指挥控制、作战方法、协同保障和效果评估等特点规律,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将最新的相对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吸收到新一代训练大纲和作战法规中,为平时训练和未来作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依据。
装备奠定基础
智能化武器装备是智能化战争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手段。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研发智能化无人武器装备,无人飞行器、无人战车、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无人微平台等不断问世。美军现有无人机7000多架,到2030年60%的地面作战平台将实现无人智能化。俄军现拥有2000多架无人机,到2025年智能化无人作战装备将占武器装备的30%以上。智能化无人作战装备不再像传统的武器装备那样是纯粹的“战争工具”,而成为具有不同程度自主能力的“战争主体”。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将以“人脑+智能系统”的方式协作运行,智能系统将辅助甚至部分替代人在指挥控制中的作用。掌握算法优势的一方将享有未战先胜之利,制认知权将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焦点。这些智能化无人装备系统,实现了与人在物理实体上的分离,使拥有大量智能化无人装备系统的军队,可以远离随时都有伤亡危险的一线战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己方人员伤亡,同时能够达到精准杀伤敌人、减少附带伤亡的目的,彻底改变以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粗放式作战方式,从而使几千年来战争指导者和作战指挥员共同追求的目标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