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南京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占全国十分之一
发布时间:2019-07-17 12:23来源: 网络整理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我国已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面对这项国家战略,南京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目标,相继出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其纳入“4+4+1”主导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培育发展,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在产业规模、企业培育、空间布局、平台支撑等方面都实现了稳步提升,产业链初步形成。2018年,南京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规模达到60亿元,增幅超过3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600亿元。
现状:人工智能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十
市工信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数字经济发展处、市软件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京是中国首个“软件名城”,拥有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有南大、东大、南邮、南理工等10多所高校院所开展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研究,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领域具有理论和技术研究领先优势,已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人才。
“短短一年,成果远远超出我们当初的预期。”对于与南京的合作,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非常满意。
去年4月20日,我市与清华大学签约,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该研究院依托姚期智团队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科技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传统产业技术服务、产业发展集聚、股权投资机构集聚等方面展开运作,短短一年,已经孵化出15家人工智能企业,集聚了一大批相关项目、企业和人才。
青睐南京的远不止姚期智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南京经开区落地建设南京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在麒麟高新区布局建设中科院自动化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张钹院士领衔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吴澄院士领衔的CIMS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在宁合作建设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南京智能制造研究院。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落户人工智能领域新型研发机构40家,集聚相关企业超过200家。根据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的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南京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短板:尚缺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龙头领军企业
放眼全国,各主要城市都在加大马力抢滩人工智能发展领域。北京、上海和深圳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最重要的集聚地。
相比之下,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短板:
在政策环境上,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我市资金扶持力度偏弱;
在研发能力上,南京人工智能学术基础实力雄厚,但缺少从事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缺少像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等入选国家级规划的龙头企业人工智能核心研发机构。
与先进城市相比,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仍然偏少、规模仍然偏小,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此外,相较于百度自动驾驶、阿里巴巴城市大脑、腾讯医疗影像、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四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南京企业缺乏相关领域领先技术,导致人工智能产业大企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锐”。
行动:到2025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
《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近日新鲜出炉。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南京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要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应用示范先行区。全市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和服务等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000亿元;到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5000亿元,人工智能竞争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发展成为“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对照国家规划,届时南京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约占全国的10%。
为完成这一高标准目标,我市确立了四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