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分布18个应用领域,“智能+”发挥“乘数效
发布时间:2020-07-15 01:26来源: 网络整理AI与产业融合渐入佳境
只有加速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才能将创新势能真正转化为经济动能。 AI已开启了一条机器人进入服务行业的快车道。“人工智能正在推动中国进入一个‘智能+’时代,机器人恰恰是‘智能+’的巨大应用平台,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和应用领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新松机器人董事长曲道奎表示,AI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将为各行业带来颠覆与变革,智能机器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在中国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中,金融科技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国内金融科技头部企业,苏宁金融在金融AI研究和应用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譬如,其开发的“小V金融智能客服机器人”,构建了海量的金融知识库系统,承接苏宁金融客服服务,转人工率10%以下,问答准确度超95%;AI金融服务助手,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充值、语音搜索和智能客服等便捷服务,以及充值缴费、购买理财、转账等智能语音金融服务……通过AI加持,如今苏宁金融可向客户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的“无接触”金融服务。 无人机与自动驾驶是AI技术融合较深的领域之一。江苏星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星逻无人机智慧机库”率先实现了“5G+无人机”的真正应用,落地多地智慧城市领域。公司创始人王海滨说,星逻实现了超远程传输的技术革新,“通过打破传统的巡逻巡检方式,将无人机自动化系统赋能城市民生、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王海滨说,无人机通过在星逻智慧机库站点与站点之间的跳棋式作业,打造成“星逻祺步” 式的网格化网络,真正地实现了“低空互联”。 随着AI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下,中国和全球多地都启动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学习,这客观上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AI赋能教育的认识、加速了在线教育发展的步伐。 AI赋能人才培养,但不止于技术的赋能,更有对人才培养方向和理念的影响。如何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在主要发达国家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在政策层面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最近几年,教育部陆续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政策,鼓励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教育变革。 以上仅仅是人工智能在行业应用的若干缩影,其当前不断涌现的技术和应用创新正追赶和突破人类的想象。
AI面临的挑战 都可通过理论来分析
如今,AI产业已经成为多地地标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在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在2018年163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基础上,2019年新增产业园区138家。“通过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各地区将会形成一批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智能科技创新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说。 在江苏,南京近年来高标准规划建设了70平方公里的“中国(南京)智谷”,引进和培育了地平线、旷视科技、创新工场、中智行等12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积聚了12家以AI为主攻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今年预计产值超过100亿元,产业规模在全市占比超过70%。在各种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下,AI产业依然获得了快速增长,发展动力极为强劲。 而麒麟科创园的人工智能产业,依托的是AI影响力排名全国第一的中科院自动化所,双方共建中科院自动化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代表了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前端的科学水平和最前沿的发展方向。据了解,麒麟科创园于2018年成立了麒麟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促进园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研究机构、企业沟通交流与资源整合。 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一群智能经济新形态正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虽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但人工智能加速了疫情稳定后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这也为人工智能市场带来了广泛的增长空间。相关分析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得益于人工智能推动的经济增长将高达15.7万亿美元,中国就占7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AI受技术发展、资本驱动等影响,创新创业欣欣向荣,但与实体产业融合的行业应用仍处于初期,呈现出供给侧和需求侧错位的现象;此外,其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行业和区域结构性问题突出,在金融、零售等数字化、信息化、开放度较高行业的融合已初具成效,但与制造、农业、教育等行业的融合仍处于起步期。 AI领域所有耀眼的应用,都来自于基础科学。“一定要让理论研究不断地发展,在创新的理论方面有所突破。”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发言说,AI现在面临的挑战,都可以通过理论来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许多AI方面的巨大成果往往源自一些看似完全不搭界的学科之间的合作。 而企业作为人工智能赋能的主体,则需在行业融合的广度上谋差异化思考,在行业应用的深度上深耕场景应用,加强结构性的强场景融合,为产业升级赋能提供加速度。《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0》认为,目前阶段,我国处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早期,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必将带动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在应用层面上,还需要不断探索与钻研。 交汇点记者 王甜 蔡姝雯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