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始发中欧班列三周年】大道西行连亚欧
发布时间:2019-05-27 11:51来源: 网络整理
3月15日11时30分,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开往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这是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累计开行的第2000列中欧班列。
新疆日报讯(记者石鑫 逯风暴 邹懿 崔志坚摄影报道)大道越平川,亚欧一线牵。3年前,满载着沟通的希望与发展的梦想,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建成投运,“一带一路”上,迎来了新疆的“钢铁驼队”。
3年来,新疆始发中欧班列在奔跑中不断提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成长:从最初每周开行1列到如今每天常态化开行3列,线路由4条增加到21条,通达亚欧19个国家的26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100多家,承运货物种类200多种,开行公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在全国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贯通……
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新疆始发中欧班列作为全国中欧班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国之间国际贸易通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驶出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摄于2017年5月14日)。
规模化常态化
进入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
5月26日,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迎来了3周岁生日。3年来,沿着古老丝绸之路,2200列中欧班列从这里始发,将中国新疆与欧亚各国紧紧连在一起。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中,把乌鲁木齐(乌西)确定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之一。新疆铁路部门先后投入1.35亿元对既有站场进行改造,建成了功能完备的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新疆新铁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南军对集结中心投运之初的局面记忆犹新:货源组织压力很大,主要以拼箱拼车、整合疆内货源为主;线路只有4条,每周开行1列,同时各个环节对接不畅,运输效率难以体现。
改变从提高效率开始。
集结中心把优化运输时效作为突破口,明确报关报检、短驳运输、装车组织等作业时限。将场站作业时间由72小时左右压缩至36小时以内,口岸通关时间由12小时压缩至6小时以内;集装箱班列换装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整列班列换装时间控制在30小时以内;开辟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新通道,进一步缩短了乌鲁木齐与国外市场的运输距离。
目前,集结中心已开辟乌鲁木齐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德国汉堡等21条线路。
数据显示,2016年集结中心开行班列135列,2017年开行710列,2018年开行1002列;截至2019年5月25日累计开行班列2200列。
新疆始发中欧班列目前已实现了规模化、常态化运行,与全国开行的班列相比,新疆始发中欧班列已与重庆、成都、郑州、义乌等地始发的班列同处全国第一方阵。越来越多国内和世界各地货物在此集结,新疆不再仅仅是东联西出“通道”,而是依托商贸和物流形成了产业集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平台建设提速
打造服务全国的国际陆港站
“现在,新疆始发中欧班列运力大大提升,运行时间也更短。从乌鲁木齐发出的货物到阿拉木图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10天到15天,企业回笼资金的速度加快了。”新疆吉运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卜清说,“这对我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到今年8月,集结中心扩建工程二期完成,场站能力将全面升级,班列的作业效率会更高。
这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手推进的工程。届时,整体占地面积达1500余亩的集结中心,将进一步提高乌鲁木齐集结国际班列、整合疆内外货源的能力,满足中欧班列目前和未来几年的发运需求。
南军介绍,以往,集结中心由仓储监管区、铁路装卸区、车辆编组区3部分组成,班列货物需完成海关监管后,短驳进入铁路场站进行装车作业,才能发出。特别是铁路装卸区由2线3站台组成,一天只能满足3—4列的发运需求。
此次扩建工程完成后,增设铁路专用线5条(4条集装箱作业线、1条整车作业线)、10条集结编组线,实现铁路监管、铁路装卸、车辆编组的高度统一,可满足每日20列以上的班列发运需求,作业时间可由原来的24小时压缩至8小时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