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旅游 > 国内游 >

徒步贡嘎超长旅游路线

发布时间:2021-04-06 22:23来源: http://www.baidu.com/

每一个喜欢户外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户外生涯。徒步并不一定是惊险离奇的冒险,而是生活之中的乐趣。我希望记录下这些故事,让徒步成为一件更贴近生活的事,让每一个希望走向山野的人,都能有迹可循。

本游记为“三无”产品,请谨慎食用

无震撼的大片。出发前焦虑的心情搭配上一路上疲惫的身躯,再来点雨雪调个味,这恐怕是最糟糕的组合了。

无大气的视频。累趴+糟糕的天气=懒得掏家伙。但是!背个飞机跑那么大老远容易吗我,不来个视频怎么对得起自己呢?

无详尽的攻略。驴友小众路线,就不用攻略占篇幅了,驴子们一般都会做攻略,细节问题可以直接小窗,知无不言。

那些年,那些缘

我与贡嘎结缘有三,其一是四年前的川藏线上,过了折多山口,下山时我搭上一辆大卡车,闲聊之时司机师傅告诉我,他是去贡嘎雪山附近修路的,并邀我去看看。

当时我对贡嘎的了解甚少,还仅是知道有那么座山叫贡嘎,又一门心思的只想走318,所以在他要驶离318国道时,我便与他告别了。(现在想来,那个路口应该是在瓦泽乡附近,他朝甲根坝方向去了)

自那时起,贡嘎,便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

游记是个好东西,宛如一台时光机,如今再翻开之前写的川藏线游记,还能看到我和那位司机师傅的合影。但不禁也让人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

其二是约瑟夫·洛克

当我在准备洛克线计划的时候,除了三怙主雪山,最经常看到的词就是贡嘎了。后来翻阅资料发现原来洛克当年(1929)真去了贡嘎地区考察。

我当时就在想,既然今年国庆要走洛克线,不如就把我今年的户外活动定一个基调吧,就跟着洛克先生的脚印来走。贡嘎,当然是不能再错过了。所以就端午节又拼了3天假,拼成了8天的时间。

上边这两张照片都是驴友“墨汁”发表于磨房的贡嘎游记中的照片,这算是两张很有名的照片了。不少驴友知道贡嘎,徒步贡嘎,都是受这两张照片的“毒害”。

我中毒之深,早已无可救药,所以背上行囊,出发吧!

曲折的前奏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计划之中”vs“意料之外”

确定了要去贡嘎之后,剩下的就是做功课、找队友。功课对我来说,都是手到擒来的东西,我擅长于此自不必担心。

队友却不是太好找。因为涉及到要请3天假,没有朋友能同行。最后在8264发了AA召集帖,组成了一个8人的轻装小队。

?天有不测风云?

从3月末开始陆陆续续忙到了5月,功课日益完善。就在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贡嘎之行越来越兴奋的时候,我忧心忡忡,密切的关注着川西的天气情况。

在距离出发还不到一周的一天下午,我收到了多吉大叔(当地向导、马帮联络人)的短信,感觉有些不妙——“你好,垭口翻不了,这几天晚上下大雪,今天客人撤回来了”

这个垭口是日乌且垭口,全程最关键的一个垭口,也是全程最高点,海拔在4920米左右。

当时虽已是5月下旬,算夏季了,但是那段时间康定、泸定等地的天气预报基本每天都是雨。康定海拔在2560米,不考虑风寒效应仅按公式来算的话,垭口的温度就比康定要低14℃左右,老榆林都下雪的话,垭口必下无疑。

看到这条消息后,我有些担心了。徒步贡嘎环线的整体难度其实不大,唯一一个难点就在于日乌且垭口,因为海拔高,一个是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另一个就是怕出现极端天气。况且刚刚过去的那个五一假期,鳌太线路上又因极端天气造成了较严重的事故,让户外安全问题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那是距离出发前的第四天吧,考虑到安全等问题,也好让大家尽量减少损失改变线路(因为很多人都是请了假从全国各地飞到成都的),我在微信群里正式宣布取消了活动。

大家都挺沮丧的,但因为安全第一,也都理解,有的退了机票,有的换了线路。但其实我是最失落的,我筹划准备了差不多整整3个月,五一还专程去了趟四人同山去看贡嘎,这突然因为天气原因去不了,那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可想而知。不过出于对大山的敬畏,那天我还是放弃了贡嘎之行。

?一线曙光?

我和小齐都买好了成都往返的票,我请了假,她辞了职,这个端午的时间肯定是不能这么浪费了的。

取消的第二天,我找到了一个深圳那边准备端午节去年保玉则的队伍,准备在路上“偶遇”、“尾随”他们。

本以为事情的发展要朝向年保了,次日我却接到了多吉大叔的电话,他说今天老榆林天气晴了,大太阳,问我们还去贡嘎吗?(这时已经是5月26号了,我原计划的是27号晚上从北京飞成都,28号开始正式进山)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没法描述的。。。什么?!f**k!天气竟然转好了?还是大太阳?今天还有队伍过去了!?

我冷静下来,详细询问了一下这几天的天气。我赶紧告诉小齐这个好消息。当时打算明天再联系一下多吉大叔,如果天气还行,就去贡嘎,如果不行,就去年保。那天晚上,打包的同时我就在默默祈祷,祈祷贡嘎的天气能够转好。次日,多吉告诉我今天天气不是太好,天上都是云,没有太阳。其实这已经差不多达到我的心理预期了——只要没下雨就好了。

就这样,贡嘎8人轻装行,变成了2人重装行了。

久闻你的盛名,

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前往,

去一睹你绝世的姿容和风采了。

每一条险峻的山径,

每一条清澈的溪涧,

每一棵草,每一朵花,

每一株树,都在静候着,

我们这次与大山的相约。

D1成都-康定-老榆林-电站-格西草原

贡嘎徒步有多条线路可以选择(上图中的绿线均为徒步路线,蓝线为可行车路线,图片来源:@西藏-假想敌),不过既然要徒步,我肯定选最长的那条环线啦(老榆林-草科)。这条线路虽然比较长,全程有100公里左右了(实际徒步80公里左右),不过现在已经是一条成熟线路了,前期的功课做起来也容易一些。

下图就是我这次行程的实际徒步GPS轨迹,如果再去一下子梅垭口的话,80公里有余。

成都到康定可以坐班车,城北客运站、新南门车站、茶店子车站都有发往康定的班车,最早的一班是城北客运站发的。

成都-康定的班车走的是318国道,沿路风景还是不错的。

一路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有种很熟悉感觉,当年走G318时在这段路上留下的记忆又一一浮现出来。

海拔随着大巴车的行驶不断的上升,窗外也时而浮现云海。距离康定越来越近,我看着空中那大朵大朵的云,还是担心着天气状况,所以这一天基本就没拍照片(用手机拍了几张,结果前几天手机还出问题了,照片莫名其妙的都不见了)

就在快到康定的时候,司机师傅突然停车让我们都下车,说要洗车。。。额,到康定了你再洗不行嘛。。。

好奇葩的途中洗车啊,耽误了不少时间呢

康定

到康定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和我们同车的也有七八个重装的驴友,不过并未搭话,看他们并不像是去贡嘎的,莫非是雅拉?

走出康定那小小的客运站,就有当地的司机前来搭话,问要去哪里。多半问的是色达。

其中一个藏族小伙从我们的重装包看出了些门道,问是不是去老榆林。

其实康定-老榆林-电站这段路的包车费用,他们已经统一了价格。200元一车,7座的那种面包车。这样也好,既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不用恶性竞争;也让驴友们省了心,不用浪费时间去讨价还价货比三家。

虽说我和小齐就俩人,但还是200元包了他的车,直接奔向徒步的起点——电站。

路上小齐去当地的市场买了两个土豆和一个包菜。生土豆这么沉的东西,本是不适合重装携带的,不过考虑到今天要走的路程,最多也不超过3km,今天晚上就“奢侈”一把了。她本来还想再买些肉丰富一下晚餐,结果这边的市场里卖的肉都是牦牛肉,作罢。

面包车刚驶出康定,就下起了小雨。我心里那根弦还在紧绷着。

忘了康定到老榆林的距离了,但是感觉这段路挺近的,反而感觉老榆林到电站好远。也可能是路比较好,所以车开的快给人的错觉。

到了电站的时候,已经有不少马和马夫在那里了。应该是今天到了一个轻装队伍。

毕竟海拔已经上来了,还刚下过雨,下车后我这短袖单裤已经扛不住这温度了。迅速换上冲锋衣冲锋裤,整理好行李,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出发。

电站到格西草原这段路走起来挺轻松的,路途平坦,距离也短,轨迹上说3公里,但是实际好像只走了2公里就到了(根据GPS轨迹来看,只走了1.6公里)

格西草原这个营地还不错,挺宽敞的,地面也挺平整。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商业队到了。

我赶紧卸包找扎营的位置。考虑到晚上还可能再下雨,帐篷必须扎在一个稍微高些的地方。还好端午假期来的人不多,有很多微微凸起的小土包可以选择,这样就不用挖排水沟了。

我刚刚把帐篷支好,就下起了雨。真是感到幸运啊。这时候从刚才我们来的方向,传来了铃铛的声音,又一个轻装队伍到了。或许是因为我的帐篷是翠绿色的,马儿对它特别感兴趣,围着我们的帐篷转了几圈。

不过在高原上的雨季,雨就是来的快,走的也快。等那帮新到的轻装队伍扎好了帐篷,雨也就停了,周围的山上雾气缥缈,挺美的。

在帐篷里做完了饭又吃完了饭,天色依旧没有太暗,外边还时而下着雨,甚是无聊啊。

想起去年国庆,每天都是天黑透了才扎的营,如今这样真有些不习惯啊。

睡觉前在帐篷里点着了我的新玩具来取取暖。

这个“玩具”叫汽灯。曾经的那些年代,也是很受大家欢迎的。如今LED大放光彩,并且户外圈里的轻量化之风盛行,还有谁会带这又沉又有些危险的东西?

这玩意相对于LED灯来说,好处只有一个,可以取暖。勉强再说一个的话,就是它的灯光的氛围也比LED的更温馨一些。

但是,一切都怕“但是”。它有个致命的缺点,使用不当或者一时疏忽,容易烧装备,甚至帐篷都没了。所以现在用的人很少,卖的也不多,万能的淘宝上也仅有几款在售卖而已。

特别提醒不要在封闭环境使用汽灯!空气不流通的话容易燃烧不充分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因为我的帐篷通风比较好,所以我在帐篷里会偶尔开一会取取暖,这时我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的,生怕一个不注意睡着了,然后在睡觉前都会把它关掉。

D2格西草原-两岔河-下日乌且-上日乌且

可能是昨天晚上睡的比较早的缘故,也可能是初到高原,睡眠质量不好。清晨四点半的时候,我就醒了。

把头从帐篷里边探出,雨停了,外边的天还黑着。抬头还能看到很多星星,银河也若隐若现。

算是惊喜吧。

我赶快从睡袋里钻了出来,穿好衣服钻出帐篷打算拍照。

不过天亮的有点快,等我一切都收拾好钻出帐篷后,发现天已经微微亮了,星星还有一二,银河已彻底不见踪影。

这不禁让我想起基德在讲他在玻利维亚拍星空时,前一张还是星空璀璨,后一张刚凹完造型再拍就已黯淡无光。

既然星星都要回去睡觉了,那么等着太阳出来吧。

我起床的那会儿惊动了小齐,她听我说天上还有星星就也醒了。

既然起得早,就早点出发吧

贡嘎看到主峰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秋、冬、春三季,夏季这个时间着实不好。

不过,贡嘎的花季在6月。而沿途最常见到的花,就是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可以说一路上从不间断,有自己孤傲的立在那里的,有三五成群抱团的,还有连成了一片花海的。

报春花是随处可见

报春花的花语是希望、不悔。正如我们的此次贡嘎之行一样,充满着希望,即使最后因天气原因中途下撤,也无怨无悔。(不过当然是完成咯)

贡嘎雪山

下边这个花当时我刚看见的时候,感觉没见过,就拍了下来。回来翻照片时一看,这不会是葱吧?但是平时见的葱开花都是白色的

好了,赏花会到此结束~继续行程

刚走没多远,就发现了两匹马在山间静静地吃草。也不怕人,想必是那些马帮的马匹。

贡嘎雪山

沿着河流(这应该是叫榆林河)又走了一两公里,遇到一队重装的在河边一块不算太平坦的地方扎营,整个队伍有8个人吧。

与他们打过招呼后,我和小齐就继续赶路,笨鸟先飞嘛。

在前边河流转弯处,有处平坦的草坪,可以远眺远处的田海子山和白海子山。当时刚好太阳正烈,可以晒晒湿漉漉的帐篷,便在此休息了一会。

继续行走在日乌且沟,朝着远方的雪山前进。

我很纳闷的是,不管是出发前查阅资料,还是归来后翻阅地图,都找不到这个山峰的名字(就下图中远处的那座山)。好像是叫加则拉?

走到那座山峰的面前,就是两岔河了。

到两岔河营地的时候,我已经很疲惫了,回头望望走过的路,不容易啊!我和小齐在一片较平坦的草地上卸了包,就坐在那里开始吃些东西补充一下水分。既是休息一下,也是想看看大家都往哪边走——是翻日乌且垭口还是盘盘山垭口——毕竟他们轻装队伍都是有当地马帮的,没有谁能比当地人更了解哪边能走哪边不能走了。

过了两岔河,往左手边(下图中红色虚线),就是常规路线——前往日乌且垭口。往右手边(下图中蓝色虚线),就是从盘盘山垭口走玉龙西到贡嘎寺了。

之前我也研究过盘盘山那边的线路,主要是作为备选路线来研究的,担心一旦雪大,日乌且垭口(4920m)极有可能翻不过去。而盘盘山垭口(4650m)相对海拔较低,且是向阳的,雪化的较快,可以作为备用线路。

补充:日乌且垭口,朝向日乌且沟这面是背阳的,如果下雪,化的会比较慢一些。

这边就是去往盘盘山那一侧了,具体的线路我没仔细研究,可能并不在图中吧。

下边那几个小房子应该是牛棚吧。

贡嘎雪山

最终发现不管是轻装的还是重装的,往左手边走的多,也就是日乌且垭口的方向——这我就心里有数了。

右手边也有人走,不过只有一个队伍。(其实通往趴盘盘山垭口的路,在不到两岔河营地的时候就已经分开了,到了两岔河营地,虽然能看到右手边的路,但是没法过河)

既然已经走到这了,况且今天的天气这么好,我们当然选择常规路线走日乌且垭口咯。

左手边一路上都是雪山,下边这个是小贡嘎山,漂亮的金字塔形状,海拔6024米

下图是洛克所摄小贡嘎(ChiburongiKonka,来源:国家地理杂志1930.10),看来我俩的拍摄角度差不多嘛,不过洛克先生应该是站在比我当前位置更高的地方拍摄的,或许是从盘盘山垭口那边过来的?

下边这个就不知道是哪个峰了,望高人赐教

后边的这段路基本全是上升,海拔一直在升啊升。我开始有高反了,并且步伐的节奏也找不到了。好累好累。

之前高原长线的时候还是我给小齐带节奏,这时反倒是小齐找到了节奏,她走在我的前边。

前边又是一个稍微大些的上坡,我让小齐先停下休息下,因为我实在是走不动了。我放下包半躺着在那小憩了一会,好些了,就继续开始爬升。

但是让我苦恼的是我依旧找不到节奏,只能慢慢的在后边走几步然后停下来缓一缓,如此往复。

虽然前进的速度很慢,但是我知道只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总会抵达垭口。我之所以这么喜欢徒步,也正是因为此。

当我爬上这个小垭口,看到远方的雪山的那一瞬间,我泪目了。不仅是因为看到了美景,还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之后的路就平坦多了,没有什么爬升了,不过我还是走不动,那感觉,跟跑马拉松“撞墙”的感觉差不多吧。眼看小齐就在我前边十几米的距离,但就是追上不她。

高原真是处处都可能有惊喜。

就在一路走来都是草甸的山路中间,有这么一段沙化的路段,不长,就二三十的距离,但是这段路看着就像行走在戈壁中。

过了那片“戈壁”,遇到了一只体型略大的小动物,经@橙橙橙子哥_的指点,这小家伙,啊,不,算是一个大家伙了,叫雪猪。我百度了一下,和百度百科上的照片还真是一模一样。如果说雪猪你没听过,土拨鼠相信驴友都听过吧,对,就是它了。

摘自百度百科:雪猪为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旱獭,藏名“齐哇”,又名:土拨鼠《本草拾遗》,塔刺不花(《坎膳正要》),大旱獭、雪猪、哈拉,雪里猫、四川旱獭。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甘肃、云南等地。栖于高山草原。穴居,群栖。洞穴多筑于阳坡。

贡嘎雪山

告别这只小家伙,再走没几步就是上日乌且营地了。这个营地挺大也挺平坦的,可以扎营的地方挺多。

我走累了也不想走了,并且这时天色暗了下来并起风了,根据我雨季在高原行走的经验,很可能一会要下雨。所以我就准备在最近的一处营地扎营,但是小齐说她这会儿缓过来劲儿了,还能继续走,况且大部队都是走到了前边的那个山脚下才扎的营(并不是下图的这座山,当时已累劈,所以没有照片了)。

我坐下休息了一会,顺便看了一下导航,发现他们扎营的那个位置刚好是明天的上山口。我就起来和小齐继续走到了大部队那里。

别看这是可能不到100米的平路,把我累的可够呛的。

到了后,我赶紧找了一片平坦且离那些轻装队伍的帐篷近的位置扎好了营。没想到又是如此的幸运,刚扎好帐篷不一会,外边果然下起了雨,我和小齐在帐篷内暗暗的庆幸。

小齐虽然后来走的比我快,但她其实还是高反了,她连饭也不想吃只想睡觉,我让她吃了高原安后就让她先休息了。我是已经习惯她因为高反不吃东西了,上次七穿九,她几乎每晚都不吃饭,要不就是吃了的又吐了出来。

我在帐篷内躺着歇了一会儿,发现我也高反——头开始疼了,虽然只是轻微,但是让我这个之前没什么高反的人还是挺难受的。等我体力缓过来,开始做饭。心想我是不是因为饿的了,吃些饭会不会好些?

今天我们扎营的地方海拔4350m,是我目前为止扎过营的最高海拔了。在这个高度,水的沸点不到88℃,我俩没有高压锅,所以只能煮细面条,煮的时间长些,还是能熟的。

吃完饭,还是头疼。我想起之前有户外大咖提到,他每次到营地后都要烧茶喝水,喝到撒的尿是清澈透明的为止。我想起来我今天也没喝多少水,在高原虽然出汗少,但是呼吸的时候也会带走体内不少水分。

我就又开始烧水,泡泡腾片和煮红糖姜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顺便驱驱寒。灌了差不多一升水后,我突然发现我高反好些了,头不怎么痛了。

我把小齐叫起来,让她也喝些水,想着是不是能缓解一下她的高反。结果她连水都喝不下了,只好让她继续睡了。

夜深了,听着帐篷外边的雨声和风声,还有旁边不远处雪山上雪崩的声音,我默默的祈祷明天能有好天气——明天能不能翻过去日乌且垭口,就看天气了!

D3上日乌且-日乌且垭口-莫溪沟尾营地

今天闹铃依旧准时响起,我拉开帐篷一瞧,漫天的大雾并且还下着雨。

小齐这时候也被我吵醒了,她问我天气怎么样。我告诉她今天有可能没办法继续往前走了,过一会再看看情况吧。

其实我俩都清楚,雾这么大,还下着雨,日乌且垭口很可能就是下着雪的,翻垭口的风险是很大的。当初我在召集好了队伍又一切安排妥当后取消活动就是因为担心日乌且下大雪。如果今天天气持续如此,只能原路下撤,返回成都改为成都腐败游了。

虽心有不甘吧,但是安全第一嘛。

因为时间还早,我又回帐篷里睡了一觉,但是没一会就自热而然的醒了——心里还是担心着天气,睡不好啊。

不知什么时候,外边的雨转成了雪。我心想,完蛋,这下基本能确定走不成了。我静静地在帐篷里看着外边的雪,好美啊!然而我的心思却完全不在欣赏雪景之上。对面的帐篷有个哥们背着包穿着雨衣开始下撤了,看样子像是重装的朋友。

我们什么时候下撤呢?

小齐没事儿干就在帐篷里敷起了面膜,想到昨天经历了暴晒,我让她也给我来了一个。就这样,我俩躺在帐篷里,等待,等待。

在9点左右的时候,外边还在下雪,雾气倒是散开了一些。外边传来轻装队伍的交谈的声音,我没听清他们说话的内容。然后就听到他们收拾东西打包的声音——他们应该是要下撤了吧,我心想。

我出去找对面帐篷的几位重装的聊了一下,他们说不打算下撤,吃些早饭后就准备出发。我又问了一下旁边的轻装队伍,原来他们收拾东西是准备出发翻垭口了。

我回帐篷告诉小齐这些情况,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轻装队伍竟然不是下撤的?!我俩就决定赶紧收拾收拾出发——既然轻装队伍都能走,那么我们重装的肯定没问题咯!

这时雪已经不下了,变成了下雨,或者是雨夹雪,雾气也都散了,远远的能看到轻装队伍的“尾巴”。

我和小齐的装备还是准备的很充分的,户外专用雨衣、雪套、简易冰爪、双杖,一个不少。不过毕竟是重装,还是追不上那些装备看起来略显业余的轻装选手呀!

爬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远处有个海子,昨天在路上遇到了一些人,就是专门为看这个海子而来的。(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因为这附近还有勒多漫因冰川和冰湖,因为不是专程为它们来的,我其实也并不知道确切方位,只是在GoogleEarth上留意了一眼)

我们是为了贡嘎大环线来的,所以,UP!UP!

不知道又在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还是多长时间,我们终于到了日乌且垭口下边。心想,不远了,胜利就在眼前了!

就在刚到了垭口下边的时候,离垭口也就上升几十米的距离吧,雪下的略大。

小齐担心安全问题,见后边马帮过来了(根据一路上超过我们的马帮数量来看,这是最后一个马帮队伍了),她就想骑马翻垭口了。但是马夫说这时候已经不能骑马了,因为坡度较陡并且路上还都是雪,不安全。但是马帮说可以驮包。

小齐是要驮包的,我再背着重装包走的话,后边的路我俩肯定就不是一个节奏了,我也就让把我的包也驮上了。(这次驮包到莫溪沟尾营地一共花费300大洋)

因为不知道这队马帮是哪个轻装队伍雇的,马夫只说他们今天要到莫溪沟尾营地。但是在我前期做功课的时候,发现莫溪沟里边能扎营的地方比较多,大家说的莫溪沟尾营地的位置也不统一。

这就麻烦了,那一会我们翻过垭口后到哪找包呢?这包里装的可是我们在野外的“家”啊!

机智如我(脸皮真厚),我拿出手机给这个马夫拍张照片吧,找不到的时候就拿出这张照片问大家。后来事实证明这样做是非常对的。

身上没有二十公斤的重装包压着了,爬起这个坡来也是轻松不少的。

不久就到达垭口,这是全程最高点,必须测个海拔了。

遗憾的是当时年少不懂事,正确的姿势应该和GPS来张合影的嘛

(高原真的hin干燥,看下图中我手上的皴纹就知道了,所以大家上高原要多多补水)

因为今天天气原因,本来出发的就晚,再加上这段上升我走的比较慢,到达垭口后,没有过多停留,我就继续往前走了——后边这段路都是下降了。

垭口这边山谷里在下小雨,所以雾气还是比较大的。

然后,虽然今天后边的这段十三四公里的路又走了一下午,但是没有图片能呈现给大家了。。。

因为,发生了一件悲伤的事情……从日乌且垭口到莫溪沟尾营地这一段,我基本没拿相机出来拍照(除了一株紫荆花的花苞),拍了一些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结果回来后,我的手机因为某些灵异事件,照片全不见了所以今天的这后边就没有图了。。。

不过说实话呀,这段路的风景也一般般,除了路过一个海子,好像也没啥特色了。

翻过日乌且垭口之后,剩下的路就都是下降了,但是路真的是够长的,走的我都快崩溃了。另外因为背包不在身边,没有安全感,又不得不一直往前赶路去找那队给我驮包的马帮。

其实走完这段路后,我是很庆幸我们把包交给马帮让他们给驮到营地了。要不,重装的情况下,我肯定走不了这么长的一段路的。(不过话说回来,重装的情况下,我本就没打算今天要干到莫溪沟尾营地,这段路的途中还是有几个适合扎营的地方的)

我就拿着手机上拍的那位马夫的照片,一路询问我们路过的马帮队伍,是不是他们的人。结果得到的答复都是:你们还得继续往前走,他在前边的营地。

后来路过了一处牛棚,有位老人见我们来了就朝我们走来,要收前边那座桥的过桥费,每人10元。我早就没力气跟他讨价还价了,付了钱去他的小屋接了壶热水,也挺不错了。

最后终于在我都走的有些绝望的时候,望到了那个营地。还好,到的时候天还没黑呢。

这个应该就是正儿八经的莫溪沟尾营地了吧。比较宽敞比较平坦,水源也不错。

累了一天了,到营地后也没啥活动,就洗洗睡咯。明天还有18公里的路要走呢。

D4莫溪沟尾营地-贡嘎寺

因为昨天走得比较累,今天早上拔营就稍晚了一会。

八点半,一部分轻装的驴友已经启程,我们不想落他们太远就也出发了——毕竟在路上能看见人影的话,心里还是会踏实些。

今天虽说一共18公里路程吧,挺长的,但是路比较好,都是下坡的路,也都是清晰可见的土路。

关键是,路两旁的风景也好啊!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从花丛中穿过,还有两边半山腰大片大片的杜鹃花丛。

山坡上成片的杜鹃花丛,蔚为壮观

下边这黄色的是啥东西有朋友知道吗?长在路边一枝松枝上的

最后经历了好几次和轻装驴友的“拉锯战”(其实就是因为轻装比我们走的快但是休息的时间比我们长,导致老是出现我们超到他们前边再被超过的情况),我俩这重装的终于和那些轻装的后队一起到了贡嘎寺。

这是去往贡嘎寺的路上的……好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有些玛尼堆的意思。

贡嘎寺

贡嘎寺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但是我却在最后的这段路上兴奋起来。因为能看到贡嘎山了,虽然天气不好,他的主峰还是被云雾挡着,但是能看到就已经让我很兴奋了!

祈祷明天天气能好一些吧,让云都散了吧!

在贡嘎寺的这个牌子前,留个纪念吧,这也是我这次途中唯一的一张“自拍照”了。

(当时我已经被毁了容了——晒脱皮了。其实在高原上走的这5天,仅仅有一天太阳很好,其他的几天全都是看不到太阳的,可见高原的紫外线有多强吧!各位一定做好防晒,要不真的痒的非常难受)

贡嘎寺

到了贡嘎寺,我们也不想扎营了,就借宿在贡嘎寺里边。贡嘎寺门票是一人20,会给你纸质的票的。住宿是一人30一个床位,不管吃,基本上每个小房间里都是三张床。因为房子是用石头、木头和泥土砌起来的,所以住宿的条件挺艰苦的。如果是特别爱干净的,我建议你还是住帐篷咯。

tips:在贡嘎寺,即使你要自己搭帐篷,也是要收费的,10块还是20块我给忘了。

其实行程中比较遗憾的就是没有从外边拍贡嘎寺。

贡嘎寺其实分为老贡嘎寺和新贡嘎寺。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贡嘎山脚下的这个贡嘎寺是老贡嘎寺,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第二世噶玛巴·噶玛巴希的亲传弟子扎白拔(第一世贡噶活佛)所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为历代贡噶活佛之修行闭关圣地。下图即是1929年洛克所拍摄的老贡嘎寺(来源:国家地理杂志),至今寺院的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

新贡嘎寺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由第二世贡噶活佛玛舍登巴所倡建。因当地古称康什扎,所以该寺最初被称作康什扎寺(意为三界闻名寺)。寺庙建筑在六巴乡(现改称贡嘎山乡)后面一座山的半山腰,后经历代贡噶活佛扩建,现在寺庙占地约四亩多。因为比老贡嘎寺晚建约一百多年,所以人们都习惯称六巴乡康松扎寺为新贡嘎寺,第二世以后的贡噶活佛大多驻锡在新贡嘎寺。

因为前两天的天气一直都不好,到了贡嘎寺,大家伙都开始把帐篷、雨衣、湿衣服等湿了的东西拿出开始晾晒。我就拿汽灯在屋里烘烤我湿了的衣服、袜子和手套,效果感觉还可以。

随着暮色的加深,屋外的雾气也是越来越大,最后在我临睡前能见度也就10米吧。躺在床上我默默地叹了口气,估计明天看贡嘎主峰的希望渺茫啊!

D5贡嘎寺-下子梅村-巴望海-烂碉房

原计划中今天的计划本来是:贡嘎寺-上子梅村-子梅垭口-上子梅村,然后到明天才从下子梅村到烂碉房的。

因为昨晚的雾气那么大,我今天早上都不想起床了。但是隐约中好像听到大家在吵吵外边有云海。我立马穿上衣服脸也没洗,带上相机和飞机和往外跑。

嗯,这云海啊,确实是不错。并且今天贡嘎上边的云比昨天少多了。

大家都在外边守着,等着贡嘎山头上的云彩飘走或者太阳升起。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没过一会,山沟里的云海就往上散漫开来,人们都在雾气之中退了场,回到了各自的房间开始烧饭收拾东西。

昨天晚上,对于今天的行程我安排了两套方案:一是如果天气好,就去上子梅村,然后去子梅垭口看贡嘎;二是如果天气不好,就放弃去子梅垭口看贡嘎的安排,直接从贡嘎寺下到下子梅村然后出山。

看今天这天气,我果断选择了方案二。

其实如果今天去子梅垭口精心守候,估计也能看到贡嘎主峰,毕竟风云不测。不过即使错失了这次机会,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毕竟我已经立于贡嘎之下,我只是来朝拜他的。

山就在那里。

我们沿着昨天来贡嘎寺的道路原路返回,只是今天的雾气比较大,光线也比较暗,走在其中有些阴森的感觉。

其实这雾气就是刚才的云海向上散开后形成的,可能站在更高的点来看,我们是走在云海里的。

清晨的林子里,除了偶尔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就是我们的脚步声了,我挺喜欢这份宁静的。

过了路口的这尊佛像,就算出了贡嘎寺的地盘了。

这不知道是谁在路边挂的便签。看到这个你想到了什么?

不过这张便条上“还剩一半”确实没有骗人。并且挺感谢留下便条的这个人的,后边的路还有几个岔路口,他都在路口留下便条标注了正确的方向。

走出了山上的那片林子,当眼前豁然开朗时就快到中子梅村了。

没有年保玉则的小黄花,就拍拍这里的小黄花吧

残念ing(回来后没多久就听说年保玉则禁止反穿了,并且禁止在某些区域扎营了)

贡嘎雪山

到了村里,我们想找辆面包车载我们一段路。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前,墙上的招牌上写着骑马、住宿、租车等等。

刚好这个房子的主人,一位藏族阿姨,五十多岁吧,她要出去,见到我们就问是不是要住宿啊?我们说要租车出去。

我们看看她家的院子里有停放着两辆面包车,以为应该有戏。

不料她告诉我们她儿子今天都出去了,家里就她一个人,有车没司机。

她好心的又帮我们去旁边的一户人家问了问,结果那家也是车在家,但是没人会开车。

我们好是沮丧,这个村子就三四户人家,会开车不是送人去子梅垭口了就是出去拉货了,空有车子在家停放着。

这时后边又来了三个驴友,都是重装的。其中一个大哥(网名“风行者”)是第二天的时候,我们在榆林河旁的遇到的那队重装队伍中的一人,当时我从他旁边经过,还打了招呼的,他真是太强了,走的太快了,所以就剩下他一人了。另外两人(网名“稻草人”和“呼灯篱落”)也是从北京过去的,不过他们早我们进山一两天,后来从莫溪沟尾营地-贡嘎寺之间的龙结曼垭口翻了上去,跑到玉龙西,然后又从子梅垭口下到贡嘎寺的,听稻草人说,这是贡嘎100的路线,所以想去看看。佩服!

稻草人和呼灯篱落看这没法坐车就沿着路先走了。

这家的那位阿姨说我们不住宿她就去忙了,临走时又回头问我们要不要买东西,没想到她家还有可乐和脉动。我就买了瓶可乐,5块,良心价了。买可乐的时候看到她家桌上有一袋炒熟了的花生,带壳的那种,我突然很想吃花生。就问她能不能把花生卖我们一些,我手里刚好拿着她刚找给我的5块零钱,就说来5块钱的吧。她家里没有称,阿姨就拿起旁边的一个塑料袋给我们往里边捧花生,捧了几大把后她还不停往里给我们装,我们一看这么多,就赶快让她放回手里的花生并说“够了够了”。一路上我和小齐都不断感慨这阿姨真是太好了。

我们看在这个村子里等车也不是事儿,就沿着马路往前走了。没多远吧,又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应该就是下子梅村了。(其实之前我一直以为之前的那个村子是下子梅村)

刚到村子就看到一辆面包车停在路中间,稻草人看到我们来了就招呼我们上车。但是这车只能坐六个人,现在除了他俩还有另外两个人在旁边客栈没出来,也就是只能我和小齐先坐上,风行者大哥只能在这等下趟车了。

我们坐上车还是蛮开心的,这样就能早出山一会儿,就能早点有信号,早点吃好吃的了。

我们在车上讨论今天晚上出去后吃什么,当然是人人都说要吃肉,毕竟艰苦了几天了。当时想想就流口水,就更有了行走的动力。

没一会儿司机就停车了,说到了,前边水大车过不去了。我们下车看了下,前边这一点水确实稍有些深,如果后边都是这路,车确实是走不了。一人交了50块钱就下车了。

巴王海

不过等我们走过那段路后发现,其实只要过了那一小段,后边路都是土路了,没有水流。后来风行者大哥路过这里时看着别的面包车从这里直接开过去了~~~~(>_<)~~~~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内心是多么的……

唉,都已经下车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继续走吧。不过后来听稻草人说,这个司机师傅好像不是当地人,只是来送人的,返程的路上被他给拦下了,对路并不是很熟悉。应该不是故意坑我们的。

这一路的风景还是挺美的,走走也是挺好的。如果不是乌云密布,这段路应该是我们贡嘎大环穿最美的一段了。

这一片应该就是巴旺海了吧,真的美!要不是大家都赶着出山后去吃草科鸡去泡温泉,我会在这儿多拍一会儿的。

巴王海

过了这段美景,就是在林子里边行走了,没啥风景,大家也就没怎么说话了,开启刷街模式的行走。稻草人在前边带路,我们就在后边跟着。大家可能也是吃鸡心切吧,在这高海拔还重装的情况下,竟然保持着5km/h的速度刷了两个小时!

到了烂碉房,我们就订了一辆到草科的车。这里没有信号,只能让驻守在那儿的大爷用座机帮忙叫车,并且还得每人交费10元,美其名曰:垃圾清理费。但是其实我们作为有素质的驴友,不管去哪垃圾都是会自己带出山的。对于那些把垃圾随处乱丢之人,我只有一张图送给ta

因为车都是从草科乡过来的,所以打完电话后还得等一个小时。等车的这段时间,大家就围坐在火炉旁开始侃大山和烘烤装备。

草科鸡和温泉是我们在车上永恒的话题,司机师傅也很热情的给我们讲哪家做的鸡好吃。最后他直接给我们送到了店里,他家也有住宿,看了一下条件也可以,那就住宿加吃饭都定他家了。

草科乡

草科鸡我也不知道为啥这么有名,不过一鸡三吃还确实不错,鸡内脏炒青椒、干笋鸡汤还有个土豆炖鸡。上图中招牌下边那个笼子里的就是草科鸡,现点现杀,包你满意。

我们5个人一共点了7个菜,结果大家还是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最后浪费了不少。毕竟前几天都是清水煮面的吃法,这突然的大鱼大肉,肠胃还不适应。(别以为我不识数哦,下图中确实是6个,还有个菜没上,但是大家都饿得等不急就拍完照开吃咯)

草科乡

酒足饭饱后当然是去舒展一下筋骨泡泡温泉了。门票是每人20元,不限时,露天的池子,需要自己带泳衣。我们就在对面的小商店买了泳衣泳裤就去了。

我们去的时候还下着小雨,边淋着雨边泡着温泉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草科乡

草科乡

这个温泉的环境真心不错,周围群山环绕,雾气缭绕,旁边还有两个小瀑布。美哉乐哉!

呼灯篱落还为此吟诗一首

《致草科温泉》

云盘五峰做炉膛

地承双瀑煨热汤

雨点翻滚鸦乱舞

我自醒坐醉卧趟

我们就在那惬意的泡着,一直泡到人家放水打烊,才不舍的回去睡觉,贡嘎之行也随着夜幕结束了。

之后第二天就是打道回府了。从草科坐车到石棉,然后从石棉坐大巴车回成都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最后我就借用呼灯篱落的一首小诗来结束此篇吧

《致贡嘎》

我以为

那山脚骤临的云烟

是你放出的眼线

偷偷探听我渐近的足音

我以为

那山脊骤起的雨点和惊雷

是你准许觐见的昭示

满满代表着礼遇和欢迎

我以为

那山崖轻笼的晓雾

是你遮羞的白纱巾

掩饰着一点点难为情

直到我把那云海踩在脚下

才恍然发现

和你还是隔着

整整一层天的距离

在那之前

我以为

我是一只迷途知返的小马

不会一味得笃笃前行

致远方

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

攻略嘛,其实就六个字:常怀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