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旅游 > 国内游 >

大家是否去过敦煌莫高窟?

发布时间:2021-09-02 09:51来源: 未知
    大家是否去过敦煌,一说起敦煌,脑海中自然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位于河西走廊要塞的敦煌,有着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厚重历史。
 
    千年过去,风沙掩埋了往日的厮杀声、商旅的驼铃声、僧侣的说法声。
 
    但是,在敦煌里,有一个被沙漠和隔壁包围的小小绿洲,奇迹般的营建了超过千年,不停地向到访者诉说着历史。
 
    这里凝结了人类古世界几大文明板块之间的一种交融、碰撞,并且以美作为载体,把它存载、留存下来。
 
    它汇集了诸多关于人类古老文明中的这样一种和平、美好、温暖的意象于一身。
 
    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敦煌,原本只是一个座普普通通的边塞城池,却因一个人改变了它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张骞。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最后都没能完成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的任务。
 
    但却带回了西域的大量资料,打通了中国前往西域的路,这条路,就是后世所称的“丝绸之路”。
 
    在敦煌壁画里也绘制了张骞出使西域时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场面。
 
    也就是从这样一个时刻,它象征着官方的丝绸之路的开通。
 
    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敦煌的辉煌,也就没有了后来震撼的石窟艺术。
 
    丝绸之路的打通,使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国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往来关系。
 
    正是在这样一种基于丝绸之路、基于敦煌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有新来的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的碰撞这样一种基础之上,莫高窟才得以在大漠之中绚烂无比的绽放。
 
    敦煌有一种让人难以琢磨的魅力,这种魅力既来自历史,也来自那座拥有“佛教艺术宝库”桂冠的莫高窟。
 
    莫高窟的存在,承载了中国15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艺术积淀,也见证了最初的东西文化融合。
 
    而它的出现,可以说有些奇幻。
 
    公元366年的一天傍晚,行游僧人乐尊偶见一面山崖上光芒四射,如现万佛,受到感召,他便在崖下的岩壁中凿出一个洞窟,修行于此。
 
    而丝绸之路的繁荣,为莫高窟的绽放提供了契机。
 
    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的丝绸之路,到了魏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已经比较通畅。往来的商人中,也有传法的佛教修行之人,无论是向东而去的,还是向西而行的,都在此处休息、传播佛法、开窟造像。敦煌,逐渐成为繁华之地。
 
    这样一来,一项延续了千年的伟大“工程”,就在这里悄然开始了。
 
    不同于其他石窟,莫高窟因为在砾崖上开凿,不适宜雕刻,所以这里的作品是以泥塑和壁画为主。而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作品西域色彩浓厚。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360多年,政权频繁更替,纷争不断。直到末年,莫高窟的创作者们才从纯粹使用外来艺术风格,开始向本土化过渡。
 
    -北魏-
 
    北魏年间,太武帝为巩固中原地位,开始灭佛行动。由于敦煌地理位置偏远,不仅没有受到灭佛的影响,反而成为中原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
 
    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弹压沙门(非婆罗门教派总称),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
 
    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侯庄乡故城村)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
 
    太武帝的谋臣崔浩,趁机劝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为莫高窟带来了最初的繁盛,也开启了中原风格的探索。
 
    -隋朝-
 
    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结束了中原几百年的动荡,这个仅存在了38年的王朝共开凿石窟70余座。
 
    就数量来说,并不算多,却使窟中的中原风貌渐渐凸显——艳丽的西域色彩被渐渐抛弃,整体色调趋于雅致,线条流畅,神态优美——为莫高窟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朝-
 
    公元618年,年仅13岁的隋恭帝杨侑禅让皇位于李渊,自此,“大唐”的时代正式开始。
 
    自入唐以来,莫高窟的匠人和画师们,都展现了绝对自信的中国风格。其中,开凿于盛唐的第130窟大佛像最为震撼人心。
 
    这尊大佛有个有趣的地方。因为它的比例不太对,通高26米的它,有一个7米左右的头。其实这是工匠们为了解决人们仰视时的视觉差,特意对头部进行放大处理。这样一来,站在大佛脚下,根本看不出它的比例不对,反而觉得肃穆庄严、非常伟岸。
 
    飞天,在唐代也进入了成熟期,艺术形象更是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也极具中国特色。这个结合了印度佛教天人、中国道教羽人和西域飞天的形象,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式演变。
 
    -后梁-
 
    安史之乱(755年—763年)后,唐朝渐渐衰落,公元907年,朱温篡权建立后梁。
 
    唐朝的灭亡,也结束了莫高窟的辉煌时期。自此之后,开窟逐渐衰落,五代十国到元代基本是重修旧的石窟,直至元代(1271年—1368年),莫高窟逐渐荒废。
 
    于是,莫高窟这一睡,便是千年。
 
    ·沉睡中苏醒·
 
    1900年,沉睡已久的莫高窟,再次苏醒,并且震惊了世界。
 
    敦煌|辉煌的莫高窟,曾被一群西方所谓的“探险家”洗劫
 
    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因为要重建荒废已久的部分洞窟,发现了第17窟里的藏经洞。
 
    这位读书不多的道士不知道,他不只打开了敦煌学这门学问,也把莫高窟送上了屡遭劫难的荆棘之路上。
 
    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密室,里面整整齐齐的叠满了经书、绢画和文献,5万余件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资料。
 
    然而,令人痛心的事情发生了,晚清政府对于王圆箓的上报没有任何行动。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洞中6000余卷经卷文物,而且这些文物都是经过他精挑细选,极其珍贵。
 
    他也是第一位对敦煌石窟做全面记录的学者,拍摄了大量照片,及文字记录。
 
    几年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鄂登堡等西方所谓的探险家们接踵而至,近3万件文物被陆续运出国门,名义上“买”走了敦煌经卷最精华的部分。
 
    最令人愤懑的是,从伯希和进入敦煌到民国1938年,这些探险家所做的事,竟无人问津。
 
    在今天的莫高窟,一走进藏经洞陈列馆,迎面而来的一块石头上便刻着陈寅恪那痛心疾首的呐喊: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幸运的是,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院成立以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抢救下剩余的文物,其余的也大部分完成修复。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学者辛勤努力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得以逐渐改变,现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公认中国是敦煌学研究的中心。今天的莫高窟,更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至今,莫高窟和它那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415尊彩塑一同见证了1500多年的历史长河。
 
    季羡林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再没有第二个。”
 
    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跨度如此之大,内容也极其的丰富。
 
    对观众而言,每个人当然都久仰敦煌的盛名,但是当我们来到敦煌的时候,却有一种初入宝山,手足无措的感觉。
 
    到处都是繁密的图案、图像、故事、装饰、彩塑等等,眼花缭乱,却无从入手。我们希望能结合我们的解读,帮助大家从多个层面逐步体验到对敦煌艺术经典的一种欣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