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地處處盛開“雙擁花”
发布时间:2019-08-01 15:20来源: 网络整理原標題:新疆大地處處盛開“雙擁花”
7月31日,新疆伊吾縣下馬崖鄉農民和官兵一起准備飯菜。當日,伊吾縣下馬崖鄉組織農民來到駐地部隊開展“軍民一家親共慶八一建軍節”活動,一起包餃子、聊家常、唱紅歌。普拉提 攝
日前,烏魯木齊市等43個雙擁模范城、縣、區被授予新一屆“自治區雙擁模范城(縣、區)”榮譽稱號。此外,還有72個雙擁模范單位和70個雙擁模范個人受表彰。新疆歷來有“民擁軍、軍愛民”的雙擁優良傳統,28年來,全區先后有21個城(縣)75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創建雙擁模范城(縣、區)活動,是新時期做好擁軍優屬、擁軍愛民工作,發揮軍政軍民團結政治優勢的一個創舉。如今,天山南北處處涌動雙擁情,從城市到農村,從工廠到學校,從部隊到地方,時時有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設的身影,到處呈現出群眾的濃濃擁軍情。
擁軍優屬 氛圍濃
“八一”建軍節前夕,家住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翠泉路片區翠泉東社區的退役軍人李思民和家人再一次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李思民2005年退役,這些年,每逢節日總有人來走訪慰問他們一家人。“脫下軍裝這麼多年,國家沒有忘記我這個老兵!”李思民感慨道。
翠泉路片區管委會是自治區愛國擁軍模范單位。近年來,該片區始終堅持把為軍人、軍屬辦實事作為雙擁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擁軍優屬工作水平,將擁軍優屬工作常態化、高效化。
為了更好地為轄區退役軍人提供服務,今年,翠泉路片區管委會陸續成立了12個退役軍人服務站,開展擁軍優屬、退役軍人就業培訓、走訪慰問退役軍人家庭等工作。
在昌吉市,自治區愛國擁軍模范周美英,從1993年開始為駐地官兵做鞋墊,10余年用壞了67把剪刀,縫制了3.5萬余雙鞋墊。2013年,周大媽去世后,昌吉市延北街道金陵社區居民和退休黨員自發成立了“周大媽擁軍工作室”,為官兵縫制鞋墊,弘揚愛國擁軍傳統。
翠泉路片區管委會、“周大媽擁軍工作室”的擁軍優屬工作,是我區雙擁工作的縮影。全疆不斷深化雙擁模范城(縣、區)創建活動,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把重點放在基層,掀起了新的雙擁創建熱潮。全區先后成立擁軍工作站、擁軍服務隊等擁軍組織7500多個,形成覆蓋社會各界的擁軍網絡,進一步擴大了雙擁工作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力量。
真情擁軍 辦實事
新學期即將到來,隨軍子女入學問題牽動著和靜縣第二小學校長丁麗芳的心。“軍人將青春獻給祖國,擁軍就是愛國,我們有義務為他們分憂解難。”丁麗芳說。這些年,丁麗芳全力幫助軍屬解決就業問題及子女入學入托問題,減輕軍人的后顧之憂。自2010年來,共有90多名軍人子女到和靜縣第二小學就讀,先后有12名軍嫂在該校任職。
關心軍人、關心軍人家庭就是關心軍隊、關心國防建設。目前,全疆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退役軍人政策,妥善安置退役軍人,積極促進就業創業,落實優待撫恤待遇,解決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
同時,各地全力支持部隊建設,為部隊發展建設提供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先后為駐疆部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67.4億元,無償劃撥土地4.5萬畝,每年拿出1億多元保障自主擇業干部管理服務工作。
譜寫愛民 新篇章
“一個氈房就是一個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個哨兵。”這是駐守在阿爾泰山深處的卡昝河邊防連官兵和牧民們心口相傳的一句話。為解決300多戶各族牧民的生活困難,連隊辦商店、建學校、開診所……這裡的官兵把牧民當親人,牧民也把官兵當作守護者。
和田市吐沙拉鎮喀提其村自然條件惡劣,產業發展落后。2016年11月,空軍駐疆某部將喀提其村確定為定點幫扶對象,確立了“給資金、給技術、給銷路”的可持續發展產業扶貧模式,為612戶貧困戶購買肉牛、種羊和種驢,以入股的形式寄養在合作社並在年底分紅,不僅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養殖戶也有了致富的道路。如今,軍民共同繪制的幸福村藍圖,正在變成現實。
軍愛民,民擁軍。駐疆部隊充分發揮戰斗隊、工作隊、生產隊的作用,全力做好支援地方建設各項工作。4年來,先后出動兵力200余萬人次、機械車輛15余萬台次,援建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工程。同時,扎實做好定點扶貧工作,實施“百村扶貧”工程,與188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為困難群眾捐款2.5億元,幫助14.3萬余戶貧困戶脫貧。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們相信,在新疆這片軍民魚水情深的熱土上,由軍民攜手共同澆灌的“雙擁花”,必將更加絢爛多姿地綻放。(高娃)
(責編:吳偉玲(實習)、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