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哈密乡村 多彩画卷铺开
发布时间:2019-07-21 11:30来源: 网络整理盛夏时节,走进哈密,放眼望去,一座座宜居新村跃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多彩画卷,正在哈密大地徐徐展开。
生态宜居 心情美
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的农村新形象。
7月6日,记者走进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村哈密王古街,1公里长的柏油路两边分布着70多家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店,熙熙攘攘的游客漫步其中。
看着干净、整洁的道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条破旧的小巷道,随意丢弃的垃圾、私拉乱接的电线、大风天气的漫天尘土,让各地游客望而却步。
近几年来,哈密市伊州区为改善阿勒屯村人居环境,重点对阿勒屯古街的民宅外墙和庭院、供排水、道路等进行了改造。
“现在大不一样了,走在村里,看着周围的环境,来往的游客,嬉闹的小孩,心情那叫一个美。”阿勒屯村村民艾尼瓦尔·尼亚孜说。
更让艾尼瓦尔高兴的是,今年4月,他家也有了水冲式厕所。他把记者带到家里,指着院子角落的一个小土坯房说:“那个旱厕用了30年,现在要‘下岗’了。这几天就打算拆了,种一些花草。”
据了解,今年,哈密市伊州区为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陶家宫镇新庄孜村、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南湖乡托布塔村、花园乡卡日塔里村等地大力推进改厕工作。“有了这个干净整洁的水冲式厕所,我家的牧家乐颜值都高了,客人来了再也不用捂鼻皱眉上旱厕。”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的牧民帕哈提·阿什哈布比说。
说到人居环境的变化,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中湖村村民吕开玉感慨万千:“以前我们三塘湖是多见石头少见人,一刮风,石头都能被吹起来。”
如今的中湖村,宽阔的柏油路,各种树木错落有致、健身器材陈设其间。不仅如此,村里还建设了停车场,进行了街道净化、道路硬化。
产业兴旺 动力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家的驴都托养给公司管理,每年能拿到固定的分红。”7月1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韩家庄子村村民包德山说。
包德山口中的公司是巴里坤花麒奶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奶驴养殖、驴奶粉生产为主的企业,今年,按照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统一安排,购进644头奶驴,全部托养至该公司,带动322户贫困户增收。
哈密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殷国江介绍,近年来,哈密市委和市政府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联合体。该市已形成以哈密市新哈果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红枣精深加工产业、以哈密市新雅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葡萄酒类加工产业、以巴里坤健坤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牛羊肉加工和驴奶粉加工等畜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哈密市正商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棉纱棉粕棉花加工产业、以新疆雅园酒庄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规模逐年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产业的兴旺,村民的思想也在发生改变,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在合作社或外出务工等方式赚到了钱。
“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县里落户后,我发现养骆驼能挣钱,于是成立了合作社,目前有骆驼700多峰,产的奶全部卖给公司,现在我们养驼的积极性很高。”伊吾县下马崖乡众合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巴合德尔·卡德尔说。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哈密市各类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1453家,入社成员19424户,覆盖哈密市38个乡(镇、场、区),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众多领域。
百姓富裕 钱袋鼓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
7月4日,伊吾县苇子峡乡农民阿里甫·亚合甫给记者晒出了自己的幸福账单。
今年,乡政府出面对接加工企业收购野山杏,他家12亩野山杏能卖3万元。乡里大力发展旅游业,两口子抢抓时机开起了农家乐。“6月中旬到现在靠农家乐已挣了上万元,昨天我还和老婆算了算今年的收入,我们打算存点钱买辆小轿车。”阿里甫笑得合不拢嘴。
像阿里甫这样,“钱袋子”越来越鼓的农民并不少。
“对不起,这个月15日到20日房子都满了,现在是旺季,订房都得早早的。”7月1日,邵秋霞一早就接了不少预约电话,可7月的房子都订出去了,只好把顾客介绍给其他开民宿的村民。邵秋霞家住巴里坤,为了创业,她卖了县城里的房子,在该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高家湖湿地景区开起了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