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让青春更美丽
发布时间:2019-06-21 13:59来源: 网络整理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要解决好民生问题,首要地任务就是要改善民生,解决好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党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民生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这个重大决定性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来体现。
六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9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有10万个贫困村已经脱贫退出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有153个宣布摘帽。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曾不止一次引用这首诗来表达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将人民冷暖记挂在心头,是他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去过陕西、山西、广西、黑龙江等地,从塞北草原到西南边疆,从天山脚下到黄河金岸,从黑龙江畔到青藏高原,处处留下了习近平关心民族地区发展的足迹。
2019年4月15日中午,习近平一下飞机,就转乘火车、汽车前往石柱县。山路蜿蜒,坡急沟深,这些种种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书记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总书记一行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大山深处的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他视察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看望老师和同学。他说到:“希望看到更多有志青年扎根贫困地区,献身乡村教育事业,为国家,为家乡培养优秀人才,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他还说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障、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很关键。脱贫攻坚明年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是要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他说的一句一话都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家,习近平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生活和身体状况。总书记同他们一起算起了收入账和医疗账。看得细、问得细。细心的查看,处处落到生活实际;细致的询问,句句点到生活细处。民生实情,就在这些细账中。总书记对百姓的关切,就在这些细节里。接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看到习主席这样关注民生,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让我感触万分,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我所在的村是市级脱贫村。帮助贫困户谋划增收门路、指导发展生产项目,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其“造血”功能就是我的工作内容。这些虽然说起来很轻松,但实际做起来却是任重而道远。这让我感受颇深。
自我到村第一天,便接手5户脱贫户的帮扶工作。其中一名陈婆婆的情况非常不乐观。陈婆婆今年68岁,家中有两个儿子,一个患有三级残疾,缺乏劳动力;另一个因生病做手术也被纳入贫困户。多年以来,陈婆婆和吕公公始终劳作在田间,为儿子增添家用、减轻负担。虽然如此,他们一家也都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自从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让她看到了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政府的帮助给了她极大的信心。陈婆婆喜欢看养殖和种植方面的书籍,2015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她选择通过养鸡来改变窘迫的生活。她在自家的院子里围起了鸡舍,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购买了100只蛋鸡。此外,扶贫干部还为陈婆婆请来了养鸡技术指导员,免费指导她养鸡。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一年,她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镇村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面貌,这一年多我挣了近7万元,还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危旧房改造,真的实现了全家人渴盼了多年的致富梦。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陈婆婆养鸡的第二年恰逢市场低迷,再加上资金和技术的不足,蛋鸡生病死亡的较多,不但没挣到钱,还亏损了1万多。脱贫致富的道路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开始时,陈婆婆到村办公室进行诉苦,说着便忍不住流泪;后来我几次去陈婆婆家中,发现她经常独自一人望着对面的田野,眼神中失落与希望不断在斗争。就在陈婆婆一筹莫展的时候,镇上出了扶贫新政策,我和村主任立马来到她家,坐在院坝里,和她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向她介绍村里即将开展的扶贫政策——种植中药材。此时正值秋冬,是种植白芷、丹参的好时节。可陈婆婆却犹豫了,毫无中药材种植经验的她,害怕造成与养鸡一样的后果。面对这样一位勤快踏实的婆婆,就像看见自己的外婆,不愿让她放弃这次机会,也不愿让她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便把其中的利益关系跟陈婆婆一一道来:今年镇上引进了中药材公司帮助产业扶贫,咱们贫困户,可以在公司统一供种、技术指导下种植指定药材,收成后公司以“订单保底”的形式收购,并以产定面积。如此,村民不仅可以获得药材收益,亩产量高出规定标准的村民还能获得镇政府的奖励资金,一份出租的土地便同时产生了几份效益,亩收益将达到3000元。也许是没有了销售的后顾之忧,陈婆婆决定试一试,预定了2亩地的白芷种子。注意到陈婆婆家里有200余株水晶梨树,我们也劝她将果树剪枝管理,待果子成熟时帮她宣传销售。这一下,陈婆婆又来了兴致,生活仿佛对她不再那么残忍。仅种植中药材和果树,陈婆婆去年收入就达到了2万元。她表示,这虽然没有养鸡的收入来得多,但是风险低,心里踏实。此后的每月走访,陈婆婆都会与我拉家常,夏天把我的背包塞满李子梨子,冬天把我的背包塞满柑橘。她总说我就像她的孙女一样,而我也很庆幸,多了一位关心我的婆婆。现在,陈婆婆已经成了我们村产业脱贫的代表,做故事宣讲、上荣昌新闻都有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