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于至诚 彝路同行:中国工商银行的金阳扶贫模式
发布时间:2019-05-31 23:19来源: 网络整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这是一个地处大凉山腹地的深度贫困地区,从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到金阳县城,大约需要5个多小时的车程,崎岖不堪的山中险道,让位处大山深处的金阳县出行十分不易。交通的落后、地理条件的恶劣、产业发展的先天不足……让当地百姓的脱贫变得更加艰难。
2015年下半年,金阳县被正式列入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的定点扶贫县。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工行在金阳县,结合当地实际,围绕结对帮扶、教育卫生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想办法、出实招、见成效,形成了工行精准扶贫的“新样本”。
金融惠民 在挑战中不断创新突破
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强有力的支撑。但对于工行来说,在金阳县进行金融扶贫,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当地并没有工行的营业网点,当地群众也从未体验过工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为此,工行决定利用外派终端技术,将金阳终端接入工商银行的网络,构建出与实体营业网点同样的业务环境,从而让当地的民众也能够体验工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2016年9月,通过外派终端的网络资源划分、数据加密认证、防火墙策略开通、运营商开卡等环节,工行在金阳县成功实现了现场业务办理,为不少群众办理了“福农卡”。
同年12月,在金阳县丙底乡,工商银行助农取款点正式挂牌,这是工行在凉山贫困县第一个助农取款点。它的出现既填补了工商银行在凉山贫困山区的金融服务空白,更拓宽了为贫困农村群众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渠道。据了解,该取款点布放以来,年取款量已超过40万元。
教育帮扶 为贫困地区点亮希望
扶贫先扶智,这是几乎已经被当成金规铁律式的减贫举措。在金阳,工行更是狠抓“扶智”,用资助、培训等各种方式实现了在金阳县的教育扶贫。
地处金沙江边的金阳县春江乡大卷村,因接受了溪洛渡库区搬迁移民,导致村民倍增,学龄儿童增多。在实地调研之后,2017年,由工行投资兴建的金阳县第一所希望小学--中国工商银行大卷希望小学正式建成,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场所。
为解决部分乡镇学校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子化教学落后的问题,2017年,工行在金阳县丙底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德溪乡双龙坝中学捐建了2个多媒体电教室,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也能够享受到先进的教学设备。
此外,为保障小学生的上学安全,工行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了安全书包3500余个;为鼓励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高中学子完成学业,在金阳中学,工行设立了“工行助梦奖学金”,每年奖励100名优秀高中生;为保障高考上榜的贫困生顺利入学,工行的“启航工程”已为170名贫困大学新生提供了每人5000元的助学金;“工耕山村,砥砺前行”优秀乡村教师表彰活动,每年都会表彰100名优秀山村教师,同时也会选派100名优秀教师赴成都进行学习培训。
产业扶贫 让大山深处也有了“致富路”
对造血式扶贫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选好产业帮扶项目,这样才能让贫困地区真正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金阳县位处山区,在联合了专家进行充分调研后,工行决定对当地特色产业以及村集体经济进行资金支持。据了解,工行的产业扶贫资金和捐赠资金,已让当地的青花椒种植、马铃薯种植、以香蕉和芒果等热带水果种植、高寒湿地大棚蔬菜种植等多个产业从中受益,助农增收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的科学化发展。
除了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外,工行还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对当地的1.3万亩青花椒推出了“降雨指数保险”,这既是保险业界的产品创新,更是工行在金融扶贫上的产品创新。
而为了让金阳的农特产品能够走出大山,工行也推出了种种举措来拓宽销售渠道。工行“融e购”上线了金阳县的各种农特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让更多的人能够购买到“金阳造”;工行内部,也多次用以购代捐的方式,将金阳县的青花椒、白魔芋、红糖、核桃仁等农特产品销售给了“自己人”;2019年3月,工行在总行大厦开展了贫困县农特产品展销,进一步扩展了金阳县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从“产”到“销”,工行式扶贫,已深入到每个环节。
汇聚爱心 让更多力量加入到扶贫队伍中
扶贫是全社会的事。为了汇聚更多力量,工行在内部进行了动员,让众多的分支机构也加入到了对金阳县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