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体育 > 足球新闻 >

“最美医生”用大爱托举生命

发布时间:2019-08-17 19:11来源: 网络整理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点亮生命中的那盏灯——“最美医生”用大爱托举生命(上篇)

  新华社记者陈聪、邱冰清、董小红、侠克

  一生做一事,他们一袭白衣之下,仁爱济世的初心始终跳动;

  以生命之名,他们攀登医学高峰,只为点亮生命中的那盏灯。

  今年8月19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多年来,他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用“无疆大爱”守护着亿万民众的健康。

  一生做一事 他让中国儿童乘上远离脊灰病的方舟

  一粒小小的糖丸,承载的是很多人童年里的甜蜜记忆。

  然而,很多人在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顾方舟去世前并不知道,这粒糖丸里包裹着的,是这位被网友称为“糖丸爷爷”的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而奉献一生的故事。

  1955年,俗称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在江苏南通发生大规模暴发。病毒随后迅速蔓延到青岛、上海、济宁、南宁等地,一时间全国多地暴发疫情,引起社会恐慌。

  1957年,刚回国不久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

  争分夺秒的艰辛研究后,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的风险。

  习惯于自强、忍耐、奉献的顾方舟和同事们,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先试用疫苗的决定。

  一周过去,顾方舟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然而,他的眉头锁得更紧了——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

  顾方舟一番思想斗争后,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

  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做出了同样令人震惊的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试验!

  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一个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第一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

  几经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终于诞生。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原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1957年到2000年,从无疫苗可用到消灭脊髓灰质炎,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

  整整44年。

  打通“出口” 生命就多了几分希望

  同样站在救护儿童生命第一线的,还有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

  一组数据显示出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急救能力的提升——2018年,北京儿童医院急诊收住院6852人,较2016年4725人大幅提高;2018年急诊科大于72小时的滞留人数比2017年降低15%。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打通了急诊科的“出口”:急诊科医师在明确患儿诊断方向后,迅速将其精准分流至相应科室。这样不仅让患儿获得更好救治,又能为急诊科“腾出”资源,以备后续患儿之需。

  王荃认为,急诊不在于要做多少高精尖的事情,而在于能让多少本可以活下去的病人活下去,获得更好的治疗。

  一次,一位症状极不明显的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前来就诊,当时正在查房的王荃凭借过硬的诊断能力,立刻警觉起来:“暴心!高度怀疑暴心!”

  此后不久,患儿便出现相应症状。因采取措施迅速,患儿得到及时抢救,最终康复出院。

  从医23年,或许细密的皱纹悄悄爬上了眼角,但由衷疼爱孩子的那颗心始终如一。

  “患者不易,要经常换位思考,因为北京儿童医院对于很多患儿和家长来说是最后的希望。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要将这份责任担当起来。”

  精益求精攻坚克难 不懈攀登医学高峰才能创造奇迹

  同样坚守着这份担当的,还有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

  为患完全性大动脉移位的女童用182根缝线在心脏上打了1386个线结、通过手术将病人“足球似的堆满整个胸腔”的心脏左室内径缩小到66毫米、开展国内首例90岁高龄患者“换瓣+搭桥”手术……从医几十年,这些生死一线的瞬间,是由他和团队创造的一连串“心”的奇迹。

  常规心脏手术需从胸口正中切开30公分手术刀口,曾有患者因为害怕传统方法切口太大而不配合手术。王东进创新地在腋下开一6至8公分的刀口,用腔镜进入实施手术。“现代心脏手术向医生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保证成功率,还要站在患者角度,考虑术后创伤、恢复和美观等问题。精益求精,是我创新研究的初衷。”

  同样数十年如一日攀登医学高峰、突破传统诊疗方式“禁区”的,还有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俊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