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教育的娃娃足球,是中国足球的希望
发布时间:2019-08-09 03:23来源: 网络整理中国娃娃足球的探索起步于上个世纪,从那时开始,中国踏上了娃娃足球发展之路。从国家到地方、从有关管理部门到中小学校,从各种培训班到各类赛事,都自上而下地进行了的尝试。当前,娃娃足球仍处于探索状态,在教育性与竞技性、“拔尖选优”取向与“全进共长”取向之间仍面临矛盾。
2014年5月,受长春市足球协会委托,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吉林大学体育学院联合承担了《中国娃娃足球》研究项目。为保证研究项目科学有效地推进,课题组联合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和吉林大学医学部,以及长春市20所幼儿园共同成立了“小刺猬中国娃娃足球”研究联盟。2017年9月,由来自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北京体育大学、申花俱乐部的专家在长春为《中国娃娃足球》项目进行了评审,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和积极肯定的评价。2018年5月,在《中国娃娃足球》课题组基础上,东北师范大学儿童运动游戏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继续以“小刺猬中国娃娃足球”研究联盟为依托,整合多方资源不断深入研究和推广中国娃娃足球事业。
课题组跨学科组建专家团队,以“娃娃足球”既是把“快乐足球”交还给孩子的“回归工程”,也是未来中国足球的“基因工程”、“希望工程”为指导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探索中国的娃娃足球发展之路。综观几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总结如下。
明晰理念,准确定位
娃娃足球的主体特殊性决定了其特殊性。它既不是传统意义的足球,也不是简单的由娃娃踢的足球。所以,我们必须明晰娃娃足球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准确定位什么是娃娃足球。
首先,娃娃足球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活动,而不是竞技活动。娃娃足球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身心状况和动作发展,尤其是动作发展模块中“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心”两大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娃娃足球促进、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首要之义。
其次,娃娃足球的核心特征是游戏,而不是竞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娃娃足球以极具趣味性的游戏化形式,让孩子们在遵守其身心发展所能接受的“娃娃足球规则”中活动,感受真实的速度、真实的过程、真实的成功与失败,激活孩子们运动的兴趣和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而不是单一的竞赛。
最后,娃娃足球的目标是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优秀的“足球苗子”。娃娃足球不仅对幼儿健康领域方面的身心状况和动作发展有直接作用,还能促进幼儿在语言领域的倾听与表达、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是整合五大领域课程、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与此同时发挥“基因工程”作用,在幼儿自小接触足球、认识足球、爱玩足球的过程中,尽早、尽可能地发现“足球苗子”,为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储备后备人才。
设计课程,有效实施
为科学地探索中国娃娃足球之路,收获有效的研究成果,课题组邀请了来自学前教育、幼儿园管理、体育、运动竞技、儿科等等多个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专家们,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整个团队以开阔而融合、前沿而科学的视角,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化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足球运动规律的全面理解,明晰了《中国娃娃足球》各个年龄段的内容体系,从“理念”到“大纲”、从“内容”到“指南”、从“比赛”方法到活动模式,形成了3-6岁娃娃足球游戏课程。同时,研发了娃娃足球专用器材,开发了把幼儿园教师转变成为娃娃足球教师的培训方案等,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为中国足球运动本身向基础领域纵深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首先,设计了娃娃足球游戏课程。课题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不同幼儿园的场地条件及设施状况,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游戏足球课程体系。其中包含不同年龄段的游戏足球课程大纲和不同年龄段的游戏足球课程指南。在具体的课程形式上,包括按照时间分配设计的每日足球活动和假期足球活动,如“每日足球早餐”、“课课练”、“周日主题活动”、“幼小衔接”等。在课程的实施主体上,除了幼儿园的足球活动,还包括家庭游戏足球辅助活动,如“餐桌争霸赛”、“客厅里的足球时光”以及“游戏干预”等内容。在课程评价方面,课题组紧密结合《指南》,建立了娃娃足球游戏综合评价体系和激励性阶段评价体系,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技、艺术等五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