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腾飞在渤海之中的城市
发布时间:2021-09-01 09:49来源: 未知
秦皇岛因秦始皇东巡至此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
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
东临碣石,求仙入海
秦皇岛之所以名为“秦皇”,正是因为秦始皇的一次到访。
公元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
意思就是秦始皇到碣石之后,派人入海求仙。其实就是想要长生不老药。
但是哪有什么长生不老药,这个卢生回来就骗秦始皇说得到神仙的天机,说:“亡秦者,胡也”。
于是,秦长城这项目正式启动了。
经过5年的艰苦施工,征调了数十万役夫,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秦长城。
艰苦的劳役,繁重的赋税,使得秦国劳民伤财,不仅留下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也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有了始皇帝带起了头,后来的君主文人就更多了。先有汉武帝巡幸秦皇岛,后有曹曹孟德、李世民东临碣石。
他们都为秦皇岛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像是秦汉行宫遗址、诗词歌赋、鬼神文化和帝王文化等等。
可以说,秦皇岛因“始皇求仙入海”而生。
因仙而生,不以其兴
秦皇岛|在河北省里最不“河北”的城市
虽说秦皇岛市的得名,缘由是秦始皇,但她的别名却不是“皇城”,而是“港城”。
为什么会是“港城”呢?
因为秦皇岛,是一座天然良港。
周遭没有大河注入;海水含盐量高而冰点低;世界第二大暖流——黑潮暖流正打在秦皇岛的海岸线上,带来了暖冬和不冻港。
港口腹地更有开平煤矿(现唐山市开平区)和津榆铁路双重加持,这些条件都让秦皇岛成为港口的理想之地。
甲午战败后,列强瓜分中国,德国强占胶州湾,旅大、广州湾、威海卫,并把它们租给俄、法、英等列强。中国港口权益丧失殆尽,不得不再寻良港。
1898年,光绪帝钦定秦皇岛为“自开口岸”,昔日小渔港由此卷入近代中国历史旋涡的中心。这一年,秦皇岛开埠,津榆铁路(天津一临榆。临榆县治在山海关)通车。
1905年,秦皇岛最早的水泥马路开平昌道建成。1916年,京奉(北京-沈阳)铁路改道秦皇岛,以铁路为界,分出道南商埠区与道北街市区。
道南地区由于港口的原因,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医院、学校、俱乐部纷纷兴起,开滦路两旁也是洋行林立,充满异国风情。
煤矿、公路铁路网络和港口组成的体系,让秦皇岛与煤炭运输结下了不解之缘。
秦皇岛港的影响力也因此日益加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一座近代化城市的雏形也渐渐浮现了,它便是秦皇岛。
时至今日,秦皇岛港依然是中国煤炭运输的主枢纽港、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之一。
迎风而行,迎难而上
如果说,秦始皇为秦皇岛带来了名字,港口为秦皇岛带来了发展。
那么,秦皇岛人为她带来了生命。
秦皇岛在河北省,其实是一个比较奇葩的存在。
因为她是一座海滨城市,而整个河北省却是中国沿海省份里最没有“海味”的。
虽然沧州和唐山也沿海,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前者是运河城市,后者是工业城市,和滨海风情相差甚远。
而且河北省遭人诟病的空气、自然环境、生活节奏,在秦皇岛好像完全不是那个样子,这多亏了秦皇岛人。
身处山海之间的港口城市,无论走到哪都是迎风而行,迎难而上自然就成了秦皇岛人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熬过了万里长城的劳役,熬过了边关的刀光剑影,熬过了军阀内战和列强侵略。
直到新中国成立,他们熬到头了。毛主席也在北戴河留下《浪淘沙·北戴河》表示庆贺。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说的不正是秦皇岛人迎难而上,换来如今秦皇岛的新时代和新生活吗?
在旅游领域上
号称中国“夏都”
又有“天堂之城”的美誉
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在工业上
是中国最大铝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车轮制造之都”
在文化上
被誉为“长城文化之乡”
“孤竹文化之乡”
“吹歌之乡”
“民间诗词之乡”
在经济上
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功能区
京津冀辐射东北的重要门户和节点城市
在这个“洪波涌起,歌以咏志”的时代里,秦皇岛如一条入海的蛟龙,腾飞在渤海的浩渺烟波之中、燕山的蜿蜒龙脉之上。
秦始皇的到访,让这个小岛名噪一时。
而秦皇岛人,则让这座城市的生命延绵不绝,愈加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