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产地,非昆山阳澄湖莫属
发布时间:2021-09-01 09:48来源: 未知
虽然离农历九月还有一段时间,但吃货们已经开始惦记大闸蟹了。这种时时刻刻用自己粗大的双钳,宣示力量的小玩意,从宋代开始就是人们描述的极致美味。
不过,提起这道美味,可能你只知道苏州城、太湖、阳澄湖,而不知道昆山。
说到最出名的大闸蟹产地,非昆山阳澄湖莫属。而这个太湖平原上第三大湖产出的蟹,已经成为食材界最夸张的传说之一。
位于苏州东北边的昆山巴城,是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这座位于阳澄湖东岸的千年古镇,因蟹而起,在这里还有着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巴城阳澄湖的优良水质,弱碱性的湖水,加上多沙少泥的湖底环境,孕育出令全国人民为之疯狂的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阳澄湖湖底主要以沙为主,淤泥少,土质硬,水草丰富,所以正宗的大闸蟹身上淤泥是很少的,没有了淤泥的环境,大闸蟹身上的寄生虫也很少。
湖水的PH值常年保持在8.1-8.3之间,碱性环境下长大的大闸蟹的蟹肉都是甜的,这个也是阳澄湖大闸蟹独有的特点。
农历九月后的阳澄湖大闸蟹,是最美味的。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在中国大部分食家的眼中,这里出产了的大闸蟹品质最高。
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而这位令人佩服的人,就来自昆山巴城。
大禹治水时期,当地先祖巴解受命治水。因“夹人虫”(大闸蟹)洄游习性,成熟的阳澄湖大闸蟹需向东前往入海口繁衍,巴城成了必经之地,因此常年受灾。
为解决此事,巴解命人挖壕诱捕“夹人虫”,然后以开水烫之,看起来可怕的“夹人虫”瞬间变色,且有异香。
巴解亲身尝试,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为了感激巴解,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土城边造了一座巴王庙,这土城就叫巴城。
阳澄湖大闸蟹的闻名于世,让昆山巴城这个小城镇也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蟹文化在昆山中孕育,昆山也因蟹文化而起。
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让巴城出现了一种品蟹文化。
“左手持蟹螯,右手握酒杯。无蟹无秋,无蟹不宴”
蟹宴,就是蟹文化的最好表现形式。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品蟹文化,从魏晋时的毕卓开始,影响着古人的品蟹观。此种吃蟹,被文人雅士视为高雅闲适的情趣。
这种情趣,后来发展到吃蟹、饮酒、赏菊、赋诗四位一体,成为金秋的风流韵事。秋深,菊瘦,蟹肥,于是,持鳌赏菊,饮酒作乐,成了别的季节所没有的一种人生优雅享受。
“无酒不欢,无蟹不宴,无蟹不成席”不仅被江南民众所熟知,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俗,大闸蟹也成为中秋餐桌上必备的珍馐。
对于蟹还称不上“品”,所以也无蟹宴一说。
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青州之蟹胥。”蟹胥,是历史资料中记载古人最早的吃蟹品种,就是蟹酱。
昆山|别以为这里只有阳澄湖大闸蟹
边寿民《菊蟹图》
魏晋时期之后
吃蟹开始成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开始出现蟹宴。
《世说新语●任诞》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整,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
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而且渐渐发展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一起吃蟹,这就是“蟹宴”了。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蟹宴走进皇室,地位空前提升。
隋朝时期,有一道名莱叫“镂金龙凤蟹”,据《清异录》记载,此菜是在糟蟹、糖蟹的壳上面贴上用金箔刻成的龙凤花云图案而成。相传,这一奢侈的名蟹菜肴,是隋炀帝所创。到唐代,糖蟹更受欢,后此蟹菜为贡品。黄庭坚曾写过“海馔糖解肥,江醪白蚁醇”的诗句。苏舜卿也说:“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
宋元时期
出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本关于蟹的专著:《蟹经》和《蟹谱》。
宋朝人创作出了蟹肉、蟹黄包子等多种蟹粉名点;元朝新增了“蜜酿蝤婵”、“芙蓉蟹斗”等品种。
明清时期
蟹宴文化达到顶峰,品蟹专业工具“蟹八件”出现。
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明代宫廷内的蟹宴:“(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宫春内臣吃蟹,活洗净,用蒲色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细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
阳澄湖蟹文化的壮大,使一个无名小城,发展成为全国游客慕名而来的旅游新城。越来越完善的周边设施,让昆山从一个“古镇”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城市。
一位来阳澄湖养蟹的外乡人曾接受采访,经历了十年,他见证着阳澄湖从乡村到旅游景区的变化。十年间,高铁穿越阳澄湖,阳澄湖游客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辐射区域内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而他就是那个时代见证者中普通的一员。
大闸蟹为昆山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但这并没有使昆山人们忘记初心,反而令他们更加重视一座城市的“根”。
“文化是昆山的灵魂”,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说。
我们努力梳理历史记忆、古镇符号、水乡元素,留住城市的“根”、“魂”,让源远流长的江南风韵在昆山更加栩栩如生。
而昆山的“根”和“魂”,便是昆曲。昆山人常说,他们的一天,常在一段昆曲中结束。
漫步在昆山,随时随地能感受这座城市对昆曲的钟爱,因为,“百戏之祖”昆曲,正是源于昆山。
昆曲(Kunqu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又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这就是今天的昆曲。
【缘起】
相传昆山腔起于唐玄宗时的乐师黄幡绰(亦作黄旛绰)。他以善演诙谐滑稽的“参军戏”,与善歌的李龟年、善琵琶的贺怀智等人并立于宫廷。
【缘起】
而后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极而衰,黄幡绰随明皇入蜀,又由四川逃向了江南。南宋龚明之《中吴记闻》有载:“昆山县西二十里,有村曰绰墩,故老相传:此黄幡绰之墓,至今村人皆善滑稽及能作三反语。”
绰墩遗址,是太湖地区文化序列最完整且遗存颇丰的史前文化遗址
绰墩村即在如今的巴城,饱经丧乱的黄幡绰流落至此,在湖边演唱傀儡戏(参军戏的一种表演形式),并且开馆传艺。黄幡绰死后葬于此地,湖成了“傀儡湖”,埋葬他的山就成了“绰墩山”。
【传唱】
昆山腔再次见诸史册,要到元明之际。
1960年,明末昆山人张丑的手抄本《真迹日录》意外面世,其中含有一部魏良辅所著《南词引正》,仅仅千余言,却将昆山腔的记载从明代前中期推进至元代末年。
书中有载:“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旛绰所传。”并提到了另一位自号“金粟道人”的戏曲爱好者——顾阿瑛。
这位昆山巨富在绰墩村西南的于界溪附近垒石为山,筑起草堂,名唤“玉山佳处”。一时间,名士纷纷来此聚会,好不热闹,被称为“玉山雅集”。雅集活动持续了十多年,参与之人众达数百,留诗五千多首,既有“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倪瓒、王蒙,还有诗书画皆能的赵孟頫。雅集少不了声歌伎艺活动,伶人们既演北曲杂剧,也演南曲戏文,催生了昆曲的先声——昆山腔。
【质变】
昆山腔的质变,要属曲圣魏良辅的改革。
在他看来,当时的昆山腔尚处于平直粗陋的状态,远不到雅正的程度。于是他在其中纳入了北曲中州调和南曲海盐腔的唱法,为此,还招了一个“善歌北曲”的上门女婿张野塘,与之一同改良昆山腔。
在这对翁婿的努力下(当然还有魏良辅的一干徒弟),昆山腔定下了一系列准则范式:例如,唱曲平上去入讲求端正又要“婉协”,字音的头腹尾要唱得“毕匀”,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经此改革,昆山腔呈现出了清俊柔美、温润如玉的特点,时人谓之曰“水磨腔”或“昆腔新声”。
而将这种“水磨腔”真正应用于昆曲的,正是巴城(今巴城镇正仪街道)人梁辰鱼,他曾随魏良辅学习唱曲,“转喉发调,声出金石”;且相传身高八尺,是一位长髯美丈夫,“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几乎就是曲界的周郎了!
而出自其手的《浣纱记》,敷演了人所熟知的吴越相争之事,既有越国君臣复国灭吴的激昂慷慨,又有范蠡、西施二人的离合情事,两相结合,突破了南戏素来以生旦故事为主的格局。
《浣纱记》以昆腔新声上演,迅速地风靡开去,直到清末仍然大体完整,基本上能全本上演,足见其影响之持续。
华丽的头饰戏服,缱绻的唱腔,水袖灵动,咿咿呀呀的水磨腔和江南小镇的流水一样深入心田。
昆曲像太湖的涟漪、穿越千百年的唐诗宋词,在元曲上汇集到了一处。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多少文人笔墨的兴衰,成就了昆曲美的内在。
任何有悠长历史的民族都有自己集大成的代表艺术,这种艺术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的创造,而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沉淀。
时至今日,“四大声腔”中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已衰落失传,唯有昆山腔历经六百年沧桑,依旧风靡于世。
而巴城作为昆山腔的“有缘之地”,慢悠悠地伫立在五湖之间,尽显水乡戏乡“咿咿呀呀”的无限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