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棉农爱上“保险+期货” 试点项目勾勒扶贫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19-07-17 03:56来源: 网络整理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跟随郑商所调研团队深入新疆,开展“保险+期货”专题调研。记者在这里看到,在传统农业转入新型农业阶段,“保险+期货” 模式已在边疆棉农的心里“生根发芽”。
跻身银行“科技金融”阵营
据悉,郑商所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实施三年来,建设银行新疆自治区分行自2017年,联合当地的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各方机构,向兵团第三师的贫困团场棉农试点推出棉花期货价格保险项目,并首次在棉花产业领域建立“农业补贴、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为南疆贫困团场提供风险保障。
“去年我们再次升级,进一步推出‘普惠金融+保险+期货’扶贫模式,免费为喀什地区兵团棉花小额贷款农户提供保价等服务。”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新平向记者介绍说,今年3月份,“普惠金融+保险+期货”扶贫模式在图木舒克市举行现场赔付仪式,兵团三师的406户棉农,从承保机构手中累计拿到赔付金额101万元,单个棉农最高赔付额达1.85万元,这在棉农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新疆棉花种植以农户分散化生产为主,抗风险能力弱,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手段,棉农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极大地影响棉花产业发展。”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兵团业务部王淑萍说,但通过“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经过两年多来的实践来看,银行、保险和期货公司三方合作的模式不仅适应了支持棉花领域“三农”发展、应对棉花价格波动,以及提升农业信用、强化棉花产业链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同时,较好地稳定了农户收益,拓宽了金融机构的业务,降低了各参与金融主体风险,初步取得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她看来,兵团三师的棉花普惠金融“保险+期货+银行”模式,充分发挥了银行全牌照、全流程、全产业服务优势,不仅可支持链条点的资金服务,还发挥期货的专业套期保值优势,借助现货期货全牌照优势帮助客户销售棉花,提升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王淑萍透露说,建行正在充分利用“云平台”等金融科技手段,并积极发挥与子公司联动优势,目前正在推出一款关于小额农户贷款和棉花收购贷款的产品,这是银行“科技金融”方向发展的推进,同时,也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纳入其中。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兵团三师棉花普惠金融“保险+期货+银行”试点项目中,项目数量为1500吨棉花,项目持续时间三个月,保险赔付金额超过了100万元,赔付率高达112%。
试点项目广度和深度再度提升
新疆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共14个地级行政单位;阿克苏区库车县,因其地达南疆腹地之要街因此而得名。调研的第二站便是这里,跟随调研的当地人员介绍说,之所以选择库车县,是因为这里是新疆阿克苏的产棉大县,2018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棉花也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
不同于北疆的大规模机械采棉,塔里木乡当地还有大量的手工采棉,近年来,国内棉花价格的频繁波动严重影响了种植农户的收益,增产不增收成为稳定棉农收入的一大难题,但“保险+期货”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后,库车县的棉农似乎有了底气。当地棉农点评:金融援疆,做到“点”上了。
库车县种羊场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属于当地多个棉花种植大户自发组织的机构;合作社的负责人徐路从事棉花种植已经有十几年了。他向记者说起近些年的棉花种植收益情况,并未表现出太多乐观的情绪,但提及“保险+期货”的试点项目,似乎对今后的收益有了些底气。
“我有1200亩地,其中有800亩都是种植棉花的,去年遭了灾,多亏有‘保险+期货’的理赔资金,才弥补了一些损失,今年对于这个试点项目还会加大参与力度的。”徐路向记者说,“‘保险+期货’的理赔是按照90元/亩左右的水平来开展的,但由于交易所、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的支持,包括我在内的农户实际只承担了20元/亩左右的成本。去年一场冰雹使得棉花大幅减产,由于参与了这个试点项目的理赔,最终收到了全额的理赔资金,一下子将近有8万元的收入,大大降低了种植损失。”
同样遭遇冰雹灾害的另一位棉农,却并未有徐路这么幸运。
“我去年对‘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并不了解,所以保险和期货公司在推广时并未参与,所以,去年的损失还是比较多的。”维族棉农米吉提·达吾提向记者表示,但对于今年来说,无论是否遭遇灾害,都会积极参与这个试点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