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德国华商王永成:特色精品中餐才有生命力

发布时间:2019-07-13 16:57来源: 网络整理

  “中餐厅要在德国发展好就一定要有特色,只有特色精品中餐才有生命力。”近日,德国文成华侨华人联谊会会长王永成在接受采访时说。

  20世纪30年代,王永成的外公远赴荷兰,随后在欧洲几个国家辗转谋生;1980年左右,王永成的母亲也去了欧洲;1991年,王永成大学毕业后从中国到德国,随后在那里“扎根”并发展起自己的餐饮事业。

  从家族餐饮业做起

  浙江文成县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王永成就出生在那里。20世纪30年代,王永成的外公先去荷兰谋生,随后很多亲戚都奔赴海外,后来家族里主要成员基本都去了欧洲。王永成则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又不舍得中断中国文化课的学习,所以直到大学毕业后的1991年才出国。

  “上世纪90年代恰逢欧洲边境开放,欧盟成员国之间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很多在欧盟成员国做生意的华人都借机去了德国发展,我也是在那时到的德国。”王永成回忆说。

  王永成表示,语言不通是他初到德国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当时王永成的家人经营的餐饮生意处于起步阶段,他平常要帮家人打理生意,拿不出专门的时间学习德语,只能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自学。

  “很庆幸当时德国有一份图文并茂的报纸”,王永成笑着说,“那时每天看报纸,虽然文字不太懂,但由于有配图,基本能猜出大概意思,学习德语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了。”就这样大概半年后,王永成就可以进行简单日常交流了。

  在德语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王永成也从家族餐饮事业的参与者,慢慢成长为管理者。在王永成30岁的时候,除了继续打理家族餐饮生意,他还在德国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中餐厅。

  特色中餐做精做好

  每个人做生意面临的机遇不一样,在德国的这些年,王永成身边也有朋友因投资不善最后血本无归,但他从1997年开始经营自己的第一家中餐馆到现在,生意一直比较平稳。“可能饮食是刚需吧!”王永成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欧洲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王永成在欧洲其它国家的很多亲戚都感慨“生意难做”,但王永成的生意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具有超前消费观念的民众在德国占比很小,普通民众消费一般都是量入为出。正是这种消费观念让德国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比欧洲其它国家更有抵抗力。”王永成说。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尚好,但餐饮行业的自我变革却一直在进行。据王永成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餐馆采用的是传统点餐模式;到2000年左右,当地开始逐渐兴起大型自助餐模式。“我们研究改进了这一模式并加入了烧烤菜品,同时餐厅规模也从原来的小型中餐馆拓展成为可同时容纳三四百人就餐的大型自助中餐厅,营业额亦迎来成倍增长。”

  “从2018年开始,德国当地不再允许大型自助餐厅聘请中国厨师,但要保证中餐的特色,餐馆基本上都是从国内聘请具有专业水平的厨师,所以不让聘请中国厨师,对中餐馆的影响很大。”王永成说。

  面对现实困境,王永成想出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从特色中餐入手,放弃以往薄利多销的自助餐模式,回归传统做精、做好中餐,比如做北京烤鸭、四川特色火锅等;二是从传统中餐行业里突围,拓展周边行业,比如酒吧、俱乐部等。

  了解规则投资兴业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到德国投资兴业的中国人不断增加,但由于不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少人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对此,王永成说,任何在德国的个人或者公司行为都必须以当地法律为依据,所以建议在投资前一定要先咨询法律顾问,然后再考虑是否投资。

  他举例说,中国与德国在投资房地产方面有截然不同的情况。德国虽然土地价格低,但工程造价高,建造一栋价值30万欧元的房子,可能地价只需要3万欧元,但造价却要20多万欧元。“因此,如果中国开发商到德国开发房地产,不能只看地价便宜,还要考虑开发期限和工程造价。如果到了约定时间未建造好,还可能面临土地被收回或被罚款等问题。”

  如今,王永成已经赴德经商近30年了。据王永成介绍,在早期通讯不发达、人员往来不频繁时,华商需要用自己的言行让德国人以及欧洲其它地方的人认识真实的中国。在华商们看来,他们不仅代表个人,更是外国人认知中国的重要渠道。

  “现在获取信息方便了,网上有针对中国的片面报道,我们会举实例来予以反驳,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德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也希望中德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能够不断加强。”王永成说。(吴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