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让青春在扶贫路上绽放

发布时间:2019-06-18 06:12来源: 网络整理

  让青春在扶贫路上绽放

  —我的驻村扶贫故事

  我叫徐玉梅,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下甸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从忙碌的扶贫工作中回过神来,已到这边热土地任职快三年。回想三年来的工作,让我有很多的感动和体会,使我得到了锤炼和成长。

  2016年9月29日,我第一次踏入下甸村这片热土。全村国土面积58.71平方公里,海拔620米,最高气温达43℃,年平均气温22.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6元。在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地上,我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2016年全村还有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这一情况,我在思考,如何不辜负组织寄予的厚望,积极投身到扶贫工作中,让青春在扶贫战线上闪光。

  2017年,我荣幸成为一名扶贫工作队,参加贫困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在入户走访调查工作中,让我感受贫困最深的是亚花场村民小组的段尚益、鲁跃华、陈正林户和新村一组的屈跃荣户,属于在册建档立卡户,段尚益本人年老,63岁,患慢性高血压,其妻子60岁,无劳动能力,其子42岁,未婚,房屋c级,三格房子只能住2格,靠右第一格房顶瓦屋已经塌陷;鲁跃华,43岁,未婚,母子2人,其母81岁,瘫痪在床8年,房屋c级;陈正林51岁,未婚,其父80岁,其母76岁,均无劳动能力,全家三口人居住40平方小厢房。屈跃荣户,全家3人,屈跃荣患直肠癌,其妻耳聋,大女儿外嫁永德,小女儿不务正业,很少回家,房屋c级。

  走访回来后,让我无眠,始终在想,如何尽我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呢?哪怕一丝半点也好,第二天我向队长和总支书记汇报了帮助申请临时救济想法。我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最后,通过村两委和工作队积极反映和汇报,民政部门给予屈跃荣户2000元救济,分别给段尚益户和陈正林户6000、3000元的房屋修缮费,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看到贫困户的困难得到解决,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从这一件事上,我体会到,是的,在具体帮扶上,我给不了他们钱和物,但是,在我帮助他们反映实际困难,出主意、想办法,用心问候得过程中,同样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我们这支队伍是实实在在为他们办事的。事后,我去他们家座谈,他们非常感激的说:永远不会忘记党和政府关爱与帮扶。有时候一个点子会使一个家庭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一句话会让一家人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记得2017年4月,我去新城二组赧桂琴家和座谈,全家3人,赧桂琴63岁,两个儿子都没有结婚,长子33岁,次子31岁,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虽然有2亩田,10亩地,个个身体健康,但是2016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住房很破旧,有两间4格c级厢房,满园茅草丛生,此情此景,我认真分析了他们家的贫困原因,说服引导,树立起吃苦精神,调整产业发展,2018年,该户生产较前一年年有了较大起色,种植辣椒2亩、无筋豆11亩,年人均纯收入可以达4600元,2018年底顺利脱贫。

  扶贫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一项民心工程,我在扶贫工作得到了锤炼,在扶贫工作中让我人生光、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了升华,我从一名满身书生气的女孩渐渐地成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告诫我们,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唯有坚持不懈的等待和努力才会获得成功。曾经我也抱怨驻村的生活有多么不尽如人意,不满足于村官工作的细微繁琐。现在,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价值,不再大惊小怪于夏天晒黑的皮肤、冬天北风吹咧的脸、蚊虫叮咬留下的满身疤痕。我暗自在心里庆幸:下甸村,我来对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继续努力,在扶贫路上砥砺前行。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下甸村大学生村官、扶贫工作队员 徐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