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盐碱滩变米粮川 农大人46年扶贫河北曲周县

发布时间:2019-06-07 01:34来源: 网络整理

5月18日接近中午,河北曲周县王庄村附近的麦田里,麦浪随着初夏的热风翻滚着。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赵向阳顶着烈日站在麦田中间,低头查看正在灌浆期的麦穗。“还有20天左右就要收割了,这20天里如果(小麦)不倒伏,今年就能丰收。”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今年王庄村的小麦预计平均亩产550公斤。但是在1972年,曲周县的农村粮食亩产量只有80公斤左右,因为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老碱窝”,全县耕地近40%是盐碱地。昔日的“盐碱滩”变成“米粮川”,靠的是像赵向阳这样的千百名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从1973年农大首批7名老师赤脚蹚水来到这里开始,一代又一代农大师生从改土治碱到农业综合开发,实践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1973年,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进驻曲周县盐碱地中心,开始改土治碱。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曲周实验站建立了盐渍化障碍因素综合治理工程配套体系。1979年,第一代试验区粮食亩产就一举从以前的不到100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粮食单产增加1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在此基础上,农大师生还积极推动旱涝碱咸治理成果走出曲周,成功推动了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黄土高原、北方旱涝和南方红黄壤等五大区域的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为彻底扭转我国南粮北调格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盐碱地治理成功后,农大师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提出“农业农村发展三阶段战略”,推动曲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等,并协助曲周建成集科农工贸于一体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更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绿色发展、留守儿童等问题上。到2002年,曲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2728元,比1973年增长了117倍。

在造福曲周的同时,农大也走出了一条在农田里培养人才的道路。46年间,从这里走出了两任农大校长、3位院士、70多位教授和300多名硕士、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辛德惠去世后甚至把一部分骨灰留在了曲周。